环保措施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减少或防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满足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2、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是。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上级的有关规定。3、环境保护工作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实施“纵到底,横到边”的管理体系。二、环保宣传教育1、对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将环境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员工培训教育计划。2、侧重对各项目、部门领导的教育工作。3、负责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地政府和项目部的有关环境保护规定的学习教育,进行岗前环保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熟悉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掌握本岗位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因素,提高环保意识。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的技能培训。5、生产车间和厂区进行必要的标语、图片、文字宣传,教育员工树立“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保从我做起”的思想。6、建立员工个人环境知识和意识培训教育档案。三、办公区域环境管理1、为维护公司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和员工健康卫生,特制定本制度。2、办公场所采光必须良好,空气能够充分流通,在特定的季节里有设备或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3、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走道、楼梯第1页共40页等)内均须保持整洁,确保窗明几净,不得堆积有碍卫生的垃圾、污垢。4、严禁随地吐痰,贴有禁烟标志的区域禁止吸烟。5、提倡节约用水,生活废水应有专用管道处理和排放。6、清洗物品时使用无磷洗涤剂,严禁将茶叶残渣及其他污染物倒入下水道。7、办公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如因装潢施工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噪声污染时,应尽量安排在正常上班以外时间进行。8、办公垃圾分类存放,并在垃圾桶(箱)上贴有明显标记。9、提高节电意识,在保证照明情况下,减少照明灯具或降低总能消耗,下班时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的电源。10、加强消防意识,各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在使用汽油、柴油、液化气、电器等易燃、易爆品时应严格执行说明书的规定。四、生产噪声管理1、在签订生产合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布局作业机械,妥善安排施工时间,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2、对确因技术条件所限,通过治理排放的噪声仍不能达到生产噪声排放标准的,应采取限制施工作业时间等有效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五、固体废弃物管理1、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2、废弃物的标识:2.1不可回收废弃物。制作标牌悬挂于废弃物堆放处,并标明不可回收及名称。2.2可回收废弃物。制作标牌悬挂于废弃物堆放处,并标明可回收及名称。2.3有害废弃物。单独放置在密闭容器内或对其进行全封闭,并注明“有害”字样。3、废弃物的收集:第2页共40页3.1废弃物应放在指定地点,有毒有害废弃物必须使用有盖容器或全封闭,单独存放,防止再次污染。3.2易燃废弃物的存放应注意防火,必要时设置消防器材。4、废弃物的运输与处置:4.1由专门人员负责将废弃物运输到指定存放地点,并分类堆放,在运输过程中,确保不撒漏、不混放。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利用密闭容器储运。六、污水排放管理1、生产现场的污水包括。生产用污水、生活污水。2、生产污水管理:2.1生产部必须建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管道。2.2对含有泥沙的污水要分类处理。对含有泥沙残渣的污水,可在污水的出口处设立沉淀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道,并定期对沉淀物进行清理。3、生活废水管理:3.1提倡节约用水,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3.2食堂、餐厅应设置废油桶,严禁食物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菜倒入下水道。清洗餐具使用无磷洗涤剂,污水出口处设立隔油池或沉淀池并及时清理。3.3生活洗涤不得使用含磷产品。3.4生活废水应由专用下水管道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