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总结***煤田是高瓦斯、高地压、高地温、高承压水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群开采的典型XX县区,自然灾害威胁巨大,尤其是瓦斯治理难,历史上曾是全国煤矿瓦斯事故重灾区。1998年起,我们横下决心全面治理瓦斯,树立全面积极的瓦斯治理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十二字”方针和“十六字”瓦斯治理工作体系,探索出一条高瓦斯XX县区瓦斯综合治理的新路子。在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上,我们主要做法有:一、坚持从规划、设计源头抓瓦斯治理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局“19号令”和集团公司2009年“88号文”,坚定不移地开采保护层,坚决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全面梳理分析***XX县区各矿井保护层开采条件,科学确定关键保护层,及各煤层的开采顺序区域性治理措施的实施,保护层最薄煤层0.3m(谢一矿5122(5)工作面)。无保护层可采的突出煤层突出危险区,分类采取预抽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多打岩巷多打钻,给足抽采卸压时间,目标是使高瓦斯煤层抽采到低瓦斯状态下。从规划、设计源头抓瓦斯治理。新建矿井的井筒落底标高及开拓开采布局设计必须有利于瓦斯治理;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设计必须优先考虑瓦斯治理;矿井采场中长期规划必须符合瓦斯治理规划要求;“一通三防”系统能力,特别是矿井通风能力和抽采能力的设计预留1~2倍的能力。瓦斯治理工程超前施工。瓦斯治理规划按照“精排一年,细排三年,规划五年”的要求,前瞻性考虑瓦斯治理工程,超前施工,为瓦斯治理预留空间和时间。2011年正在回采的谢桥矿1161(3)综采工作面采,突出危险区用“一面四巷”治理瓦斯,底板巷和高抽巷分别提前了8年和5年施工,对工作面消突和抽采。我们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实施“可保尽保、应抽尽抽”的瓦斯治本战略,坚持瓦斯治理五项指标目标管理。保护层开采面积,从2005年的143万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316第1页共6页万平方米;瓦斯抽采量,从2005年的1.5亿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4亿立方米;瓦斯抽采率,从2005年的43%提高到2010年的63%;瓦斯钻孔量,从2005年的96万米提高到2010年的380万米;瓦斯治理巷道总进尺,从2005年的1.4万米增加到2010年的5.5万米。瓦斯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瓦斯超限次数从2005年的343次下降到2010年的13次,今年至今共发生2次瓦斯超限。二、坚持瓦斯抽采精细化、规范化、最大化、信息化(一)瓦斯抽采精细化。根据突出煤层的突出区划和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透气性系数、抽采半径参数的测定、收集、整理工作。根据瓦斯赋存情况设计抽采参数,实现防突分级治理、分级管理,提高防突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供了基础保证。底(顶)板巷穿层钻孔做到保直钻进和反演,选择不少于15%的钻孔进行测斜,钻孔施工后及时反演并绘制措施竣工图。坚持抽采高负压,从设计源头考虑钻孔施工需要,对巷道(钻场)处于断层破碎带的进行喷、注浆处理。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实现高、低浓度分开抽采,各抽采系统安装自动放水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推行以移动泵或地面低浓抽采系统抽采。采用封孔管卡固定合茬软管,开展抽采系统的检漏工作,确保各地点抽采负压需要。(二)瓦斯抽采规范化。严格执行抽采、打钻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钻孔施工高质量,执行谁打钻、谁负责的原则。钻孔严封孔,实行带压封孔,下向钻孔全程下套管,建立钻孔成孔和封孔质量验收制度,钻孔封孔前、封孔后、合茬前对钻孔内瓦斯浓度进行检测,标准是孔口负压≥13kpa。封孔24小时内,预抽钻孔抽采瓦斯浓度不得低于40%。(三)瓦斯抽采最大化。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建立“大流量、多台泵,大管径、多回路”的高强抽采能力格局。地面抽采系统安装单泵流量达500m3/min的大抽采泵,系统实际抽采能力预留2~4倍的富余系数。抽采泵必须具有不小于系统需要抽采最大流量2倍的能力。抽采系统的管路应与抽采泵相匹配。抽采干管设计要有系统需要抽采最大流量的1.5~2.0倍能力,采掘工作面支管设计要有需要抽采最大流量的1.3~1.5倍能力,第2页共6页矿井抽采系统根据抽采需要及时进行改(扩)建,实现抽采能力最大化。重视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规定被保护层原始瓦斯含量在10m3/t以下的,卸压瓦斯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