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畈村走访群众制度[5篇]第一篇:陈畈村走访群众制度陈畈村村干部走访群众制度一、为切实转变镇村干部工作作风,增进了解,加深感情,真正使干部能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解群众之所难,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二、联系走访范围。全体村民,包括病残户、特困户、“三老”人员、孤寡老人、“两劳”释放人员、重点帮教对象、宗教人士。三、具体内容:1、宅基地审批、集体土地的发包、土地征用补偿、种粮直接补贴。2、计划生育指标发放及奖励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国家救助、社会捐助物发放情况,贫困户和五保户抚养费发放事宜。3、集体经济管理、财务收支以及村务财务公开事宜。4、农村水电费、机耕费、农村合作医疗费代收代缴情况、学校落实“两免一补”、“一费制”事宜。5、群众对村“两委”班子及成员在工作作风、民主管理、维稳措施、发展思路、增收办法及科学决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落实“三老”人员政治生活待遇事宜等内容为主。四、方法及要求:1、将村干部分成两个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各自带一个组,每组至少2人,其他村干部、后备干部和“设岗定责”党员要积极参与,坚持每月一次分片进行入户走访,确保每个村民小组和所有农户全部走到。2、每走访完一个农户,干部都要及时对谈话情况进行整理归纳,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要及时向群众做出答复或承诺,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村“两委”班子汇报。3、每次走访群众工作结束后,村“两委”班子要对干部了解掌握的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并及时组织召开联系点点乡领导和村干部参加的民情分析会进行专题研究,就每一个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明确整改的责任人和时限。第1页共8页4、对本村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以书面的形式向镇党委、政府反映,并向群众进行解释说明。在月底前,村“两委”班子要组织开展一次“回头看”互动,对村班子及干部落实整改的情况进行小结和点评,确保群众的诉讼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五、责任追究:1、村党支部书记对村干部走访联系群众活动负主要责任,其他干部负直接责任。镇领导发现联系点的村干部未开展联系走访群众活动,要及时对村党支部书记及相关村干部进行批评教育。2、镇党政办在每季度的抽查中,发现村干部未完成联系走访群众任务,报镇党委,由镇党委在全镇干部大会上对村党支部书记及相关村干部进行点名批评。因村干部联系走访群众活动不扎实,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未进行及时处理,造成群众越级上访,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非法宗教活动等,要对村党支部书记和相关村干部进行组织处理。第二篇:党员定期走访群众制度党员定期走访群众制度一、走访群众的内容:(一)积极宣传并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二)妥善处理群众中的矛盾,做好群众的思想疏导工作,搞好同志间的团结;(三)经常听取并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四)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思想,帮助群众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入三者利益的关系;(五)关心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走访群众的范围:一是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考察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情况;二是一般的群众。主要是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他们结对子,幵展帮扶活动。第2页共8页三、走访群众的途径:(一)党支部每半年召幵一次群众座谈会,听取群众对党支部、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民主评议,听取群众对本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二)领导干部应坚持深入基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党员联系群众可采取个别走访、谈心和召幵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并尽可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坚持汇报、检查和指导:(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每季度应将联系群众的情况和群众的反映向党委或所属党支部汇报。党支部应将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尽量解决或向党委反映;(二)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和党员联系群众要责任明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