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A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A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A)。A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C)。A1000-4000辆B3000-7500辆C5000~15000辆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设计车速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行车速度。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7、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A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B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8、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A)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A外侧路肩边缘B外侧路面边缘C路面中心9、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B)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路基未加宽时B路面未加宽时C路面加宽后10、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B)进行。A外侧B内侧C中侧11、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C)。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会车视距1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超车视距13、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A)。A内边轴旋转B中轴旋转C外边轴旋转14、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A)。A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中轴旋转15、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C)。A内边轴旋转B外边轴旋转C中轴旋转16、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A3%B2%C5%D非定值17、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A离心力B横向力C垂向力D横向力系数18、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A1:1:1B1:2:1C1:2:3D3:2:1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9、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D)。A二次抛物线B高次抛物线C双柳线D回旋曲线20、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A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C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21、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C)行程。A3sB5sC6sD9s22、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B)的法向距离。A路中线B路面内边缘线C行车轨迹线D路基内边缘线23、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D)。A1.5%B2%C3%D路拱横坡度24、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A路基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基边缘标高D路基坡角标高25、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D)。A路面中线标高B路面边缘标高C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D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26、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B行车时间和离心力C行车时间和视距D视距和理性加速度27、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C)。A切线长B切曲差C曲线长28、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A).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A0%B0.3%C2%D3%2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行驶。A加速B等速C减速D无法确定30、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A)时汽车行驶的安全。A上坡B下坡C平坡31、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A汽车动力性能B公路等级C自然因素D排水要求32、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B)的行程来规定的。A3-6sB6-9sC9-15sD15-20s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33、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A)。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B土石方填挖平衡C最小纵坡和坡长D路基设计洪水频率34、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的整数倍桩号处。A5mB10mC20mD5.0m3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A)。A二次抛物线B三次抛物线C回旋曲线D双曲线36、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D)设计成果。A平面B纵断面C横断面D平、纵、横37、各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