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改造工程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章):总监理工程师:公司技术负责人:日期:江苏省建设厅监制目录一、工程概况二、质量评估依据三、验收过程四、工程质量评估附一: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记录表附二:分部和分项工程监理抽检情况汇总表附三: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核验表附四:监理抽查/见证试验情况汇总及说明附五: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预验收记录表一、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1.2建设地点:1.3建设单位:1.4设计单位:1.5监理单位:1.6承包单位:1.7本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现状路面宽24米,机非混合车道宽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原有路面车行道总体破损较为严重,路面总体强度较差,全线车行道路面翻挖重建。道路中心线为老路中分线,车行道路幅维持现状,交叉口渠化拓宽,增设机非分隔带及人非共板形式的非机动道及人行道,人行道外侧增设停车位及车行通道。沿线两座1孔8米和1孔13米老桥进行拓宽,每侧拓宽3米,并进行桥面系改造,包括人行道侧石重做、栏杆和人行道面板更换,将伸缩缝更换为型钢伸缩缝,将混凝土栏杆更换为花岗岩栏杆。全线人行道和平侧石新建,局部人行道增设停车位。沿线路灯拆除重建,并增设公交站台。1.7.1道路工程(1)平面布局本次改造中道路红线宽度不变,道路中心线按现状路中心拟合。平面布置为,14.0米机动车道+2×1.5米分隔带+2×3.0米非机动道+2×2.5米人行道;塔园路至滨河路段:14.0米机动车道+2×1.5米分隔带+2×3.0米非机动道+2×2.5米人行道+外则机动车停车位及人车混行通道。(2)纵断面布局道路设计标高为路中心标高,高程系统为85年国家高程标准。纵坡不小于0.3%的排水纵坡要求,最大纵坡为1.7%。道路纵坡受老路面、桥梁、轨道站点顶板标高及覆土厚度及相交道路标高控制,并兼顾道路沿线建筑物出入需求。(3)路面结构本工程路面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依据为交通部发布的《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机动车道设计年限为15年,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N1=1600(次/d),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6%,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积当量轴次Ne=6.8×106,路面设计弯沉值1d=0.28mm。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厘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8厘米粗粒式沥青砼+1厘米橡胶沥青应力消减层+40厘米两侧水泥稳定碎石+25厘米C20水泥混凝土路基处理层。2.新建非机动车道结构分为以下几种:一般路段采用5.6cm细粒式沥青砼(AC-13)+粘层油+25cmC20砼路基处理;塔园路至渠田河桥含停车带路段:北侧采用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粘层油+8.6cm粗粒式沥青砼(AC-25,掺树脂纤维)+粘层油+25cmC20砼,南侧采用北侧采用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粘层油+7.4cm粗粒式沥青砼(AC-25,掺树脂纤维)+0.6cm稀浆封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4.人行道、公交站台、人行道结构:一般路段为4cm花岗石道板+3cm1:3水泥砂浆+15cmC20砼、可通车路段为6cm花岗石道板+3cm1:3水泥砂浆+20cmC20砼。1.7.2排水工程a、雨水工程雨水管采用DN400、D600UPVC管、DN600、DN1000HDPE管,雨水边井采用DN250UPVC管。管道连接采用橡胶圈接口,UPVC管管道环刚度>8kpa。管道基础为10cm碎石+5cm中粗砂,管道使用中粗砂回填至灌顶10cm。过车行道边井支管垫层为10cm厚中粗砂,采用C25砼回填至管顶15cm。窨井为砖砌落底窨井,方形钢纤维砼井盖,铸铁座,DN400雨水管采用90×75井,D600雨水管采用90×90井,新建雨水边井采用320×720钢纤维砼篦盖、铸铁座,深1.4米。b、污水工程污水管开挖施工采用DN400和DN500的UPVC加筋管,环刚度>8kpa,采用橡胶圈接口。污水支管采用DE400UPVC直壁管,环刚度8Kpa以上,采用橡胶圈接口。开挖及拖管施工的倒虹管使用DE450的PE光壁管公称压力0.8Mpa,环刚度8Kpa以上,电熔接口。开挖施工的UPVC加筋管基础为10cm碎石+5cm中粗砂,管道回填中粗砂至管顶15cm以上。污水支管基础为10cm厚中粗砂,管道回填中粗砂至管顶15cm以上。窨井除倒虹管前两井落底50cm外,其余窨井为不落底窨井,井盖为A级圆形钢纤维砼,铸铁座。窨井形式有:90×120钢筋砼井、90×90砖砌井、90×75砖砌井三种。污水管开挖采用钢板砖密列支撑,直槽开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