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2012年修订)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造性地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深入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严格落实渝教基〔2012〕21号文(《重庆市义务教育课程安排表》)精神。以重庆“二期课改”、“卓越课堂”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巴蜀律动课堂”研究,以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抓手,进一步突显巴蜀律动课程的综合化、巴蜀律动课堂的生本化,践行“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在律动课堂里自由生长。特制定三级课程校本化实施规划,指导学校未来的课程建设,让课程奠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一.目标愿景办学理念:与学生脉搏一起律动,为学生而办学校。学校魅力:走进巴蜀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巴蜀园,走进创造园;走进巴蜀园,走进成功园。育人目标:头脑科学、身手劳工、自信、豁达、优雅的合格公民。二.课程的整体规划(一)律动课程管理的体系构建。1333律动课程体系:1条主线——学生发展。3维目标——身手劳工、头脑科学、情趣高雅。3类课程——学科课程: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以律动课堂为突破,以能力为导向。活动课程:以立德树人为重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省、自律的习惯,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乐观进取的态度,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主要包括品德、综合实践课程之非指定领域(如校队队会两操传统主题活动、放学午餐8分钟等)、综合实践课程指定领域(信息技术、劳动与生活技能、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特色课程:以个性成长为重点,以生为本创新课程,自主选择满足个性,即通常说的课程辅助活动。最后一个3,则有示3大律动教育要素:尊重、激发、共生。(二)律动课程实施的整合路径。1.三类课程整合。为清晰课程育人功能,我们把课程分为了学科课程、特色课程、活动课程三大类,三类课程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既有目标、学习方式的共同点,各自又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三类课程往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推进,都由小学校具体实施和推进。但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把学科课程和特色课程整合成一大类由学科大组负责系统规划,强化学科课程特色和提升学科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活动课程是指以经验性、体验性课程为主的课程,我们统一整合以实施活动课为主要的形式进行实施。2.学科整合学科课程1.语文;学;3.英语术;5.体育学学科整合,首先是不同学科的共性要求即“巴蜀儿童礼”,以此共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要求师生入脑入心人人过关,进教室进课堂课课过关。其次,学科间的整合实施,如读书节以语文、英语学科协作推进;艺术节则音乐、美术学科协作推进;大单元综合实践活动则由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品德学科和物业组协作推进。科技节则由科学、数学组协做推进;体育节由体育学科、班主任学科协作推进。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实施对国家和地方课程中没有具体课程标准的活动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系统规划,减少课程的随意性,提高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无课标无教材的实践活动课程,我们研发了则要有实施体系和实施大纲,如《活动课实施指南》(原生活课程实施指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我们的节日序列化课程》、《我们社会实践》、《我们的校会》等。○指定领域课程实施指南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定性四个领域(信息技术、劳动与技能、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项目信息技术小能手小小劳动能巧手小小生活实践家小小课题研究员范式程序:揭示课题—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修改-展示成果程序:主题活动—猜想构思—实验讨论—记录思考—表达交流—梳理总结程程序:(拟定主题—准备设计—合作分工—反馈总结)(一江北中央公园大礼堂上一下、渝北体育公园动步公园二上江北鸿恩寺公园洪崖洞二下江北龙头寺公园科技馆三上主题:认识新朋友—计算机1入法输2计算机大家庭主题:我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