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制度一、作业人员要求1、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2、作业人员要佩戴相关防护用具作业。3、作业人员要熟悉空调系统设置情况(系统类型、风管材料、尺寸、设备部件构成、位置等)以免发生事故,或损坏设备。二、空调通风系统清洗部位主要包括:集中空调系统中空气循环所涉及到的全部设备部件及与之相关的部位.-—风管: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设备和部件:空气处理机组、冷凝水盘、表面换热器、风机箱、过滤器风口等—-空调冷却水塔三、具体清洗项目及周期:1、对新风口、排风口,每两周擦拭一次。2、对过滤器、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3、盘管过滤网在运行期间,每个月进行清洗一次。4、机组过滤网在运行期间,每三个月进行清洗一次。5、针对冷凝水盘,每次换季开机前,进行擦拭一次。6、送风、回风风机。每次换季开机前针对送风回风风机进行清洗和加油保养一次.7、机房每周进行清扫,机房内部禁止存放其它物品。8、冷却塔:每次换季开机前针对冷却塔进行清洗和加油保养一次,针对冷却塔填料破损进行及时更换。四、清洗备案所有清洗消毒作业在完成后都要填表记录。注明清洗设备编号、放置地点、清洗消毒人、清洗时间及必要的备注信息等。工程部2021-04—01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公共场所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为了做好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空气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等异常情况时,能及时有效的采取控制措施,减少损害,根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一预案适用范围在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二组织结构和工作职责(一)组织结构单位成立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处理小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当本地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应急处理小组成员必须迅速了解疫情,及时提出应对方法,做出紧急避险措施,尽可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三预案启动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四应急处理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疫情,视情况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采取继续运行、部分运行或停止运行等措施:(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待其检测、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1.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2。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b-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3。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4.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5。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6.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每平方米大于20克;7.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它情况。(二)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符合下列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继续运行:1.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2。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3.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立即停用,进行卫生学评价,并依照卫生学评价报告采取继续停用、部分运行或其它通风方式等措施。(三)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1.开放式冷却塔;2。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3。空气处理机组;4.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对公共场所及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