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岭南美食的发源地2————————————————————————————————作者:————————————————————————————————日期:3顺德:岭南美食的发源地-历史论文顺德:岭南美食的发源地文|福贵岭南饮食文化,一直在文化交融中发展,明清以来,更是在中西饮食文化的大交融中跨入鼎盛期。“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道出了全国著名地方菜之一的粤菜与佛山顺德的关系。证明了顺德人在饮食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一手,据说港、澳及广东的名厨十之八九来自顺德。顺德厨师在广东乃至全国、东南亚,都是一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粤菜中的名典精粹多选用山珍海味做原料,而顺德菜恰恰相反,粗料细做才是其精髓所在。顺德饮食起源于秦汉,孕育于唐宋,成型于明代,兴盛于清朝中期,鼎盛于民国初年,融合了南海、番禺、中山等地之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顺德饮食兼收并蓄,渐行渐丰,在中国乃至世界饮食文化上有了越来越响亮的名字。遍地美食,名厨辈出作为粤菜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岭南美食文化节”自2007年开始,已经在顺德举办了九届。顺德的饮食文化久负盛名,不但名厨辈出,即使一些特色小吃也都能追述出上百年的历史。最负盛名的当属发源于顺德伦教镇的伦教糕,有竹枝词单咏此物:“玉洁冰清品自高,甜酸爽韧领风骚。仙泉淘得琼浆白,蒸出岭南第一糕。”自清代咸丰年间开创至今的伦教糕已有160多年历史。早在清末民初,伦教糕已成为广州“小蓬莱”的镇店名点,鲁迅先生更是把它写进杂文《弄堂生意古今谈》中。1997年,伦教糕获首批“中华名小吃”称号,传至上海、台湾、港澳和东南亚,“金4牌伦教糕”成了澳门海港大酒店的“主打”美点。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伦教糕始创老店所在的华丰大石桥早已不复存在,梁姓糕点房成了商业街——新丰路,只有公园里的古木棉树仍在见证着伦教糕的沧桑。顺德大良风味独特的蹦砂,相传创制于乾隆五十三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说“蹦砂”由大良东门成记首创,是一种油炸面食,有四片小翼,形似赤橙色蝴蝶(本地人称小蝴蝶为“蹦砂”)而得名。大良附近多土阜山丘,水草茂盛,所养的本地水牛产奶虽少,但水分少,油脂大,特别香浓。故大良水牛奶极受欢迎,水牛养殖业一直十分繁荣。奶制品也成了顺德美食中不可或缺的,带有“东方芝士”之称的牛乳饼,著名的双皮奶也正是产自大良。事实上,无论是宴会上的饕餮大餐,还是茶楼里“一盅两件”的精致点心,乃至街巷摊贩的风味小吃,在顺德要找到令人食指大动的美食实在不是难事,而且可谓“五里不同味,十里不同香”。均安、大良、勒流、伦教、容桂⋯⋯每个镇区都有当地的“招牌”美食而绝不重味。昔日富饶美丽的水乡,孕育着一大批顶级厨师。原上海锦江饭店总厨萧良初就是顺德人,他精通广东风味菜肴的制作,善于博采其他地方风味之长,大胆革新,创制和改良菜肴达100余种。早年出外工作,他曾为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的随行厨师。周总理宴请美国卓越艺术大师卓别林的佳肴,就出自萧良初之手,卓别林品尝后赞叹不已,同时还请萧大师加制一些同样的菜肴,让他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萧良初还因为烹技超群而荣获朝鲜“千里马”勋章。前广州北国酒家特一级厨师黎和也是顺德人。这位粤菜大师能烹制3000多款美味佳肴,20世纪50年代就被誉为广州十大名厨之一。5此外,广州爱群大厦、华侨大厦、广东迎宾馆等高级酒店、宾馆都活跃着凤城厨师的身影。如今,在顺德各大酒店酒楼的有7名中国烹饪大师、14名中国烹饪名师,其中罗福南、欧阳叶伟、胡景泉、刘伟强、汤财教、陆垣昌、冯永波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顺德顶级名厨虽多,却没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代表人物。这不仅是因为绝大部分顺德名厨只会讲粤语,还由于岭南人低调务实的个性,他们极少愿意在大众媒体上抛头露面,大多是参加几个比赛获得名次后,就回归酒店厨房不再出镜。顺德饮食文化起源于秦汉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是由于珠江水流特别是西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在这一带不断沉积而形成的冲积平原。经过沧海桑田的变化,使中山石岐以北与顺德和番禺的陆地连成了一体,成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