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交通运输区位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44分)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某区域,甲为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某段公路,乙为2015年底竣工的某段高速公路。据此完成1~2题。1.推测甲公路建设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与耕地B.聚落与气候C.资金与植被D.地形与技术2.修建乙公路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通行能力B.减少占用耕地C.避免洪水威胁D.增加通车里程下图为某地区城市(镇)分布图,图中a、b、c、d、e、f表示规模不等的城市(镇)。据此完成3~4题。3.现需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A.a和bB.b和dC.a和dD.c和d4.f地山区林产品丰富且有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经济因素B.修建交通线只需要考虑f与a的距离最短C.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适宜修建铁路D.f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大桥总长55km,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km的海底沉管隧道和22.9km的桥梁组成,沉管隧道是由预先制成的管道沉入开挖好的海底稳定地层并连接而成的隧道,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5.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珠海,曾经是一个渔村,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科技D.政策6.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岛—隧”方式修建的主要目的是A.躲避台风侵袭B.缩短桥梁长度C.便于江海联运D.避免雾霾影响7.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是A.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B.加强城市区域交通拥堵C.弱化区域内部经济联系D.降低区域间物流周转率京张高铁是连接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城际铁路,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重要交通保障设施,预计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京张高铁沿线站点分布略图。据此完成8~9题。8.京张高铁东南段站点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东南段沿线A.交通线路少B.人口密度大C.地形较平坦D.资金较雄厚9.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后,将有利于A.解决货运紧张问题B.加快沿线矿产资源开发C.劳动力向西部转移D.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年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甘孜州研学活动。参与同学在游记中描述如下:“进入甘孜州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接近最高处经过很多隧道⋯⋯”。下图为研学活动行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10.推测行程中最崎岖的路段可能是A.宜宾—康定B.康定—雅江C.雅江—理塘D.理塘—景区11.从安全角度来看,在最高处附近建隧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A.滑坡路段B.大雾路段C.强风路段D.冰雪路段二、综合题(共46分)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克罗地亚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被喀斯特地貌完全覆盖的国家之一。最南部的杜布罗夫尼克风景绮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从杜布罗夫尼克北上克罗地亚本土,必须经过邻国波黑长约20公里的“涅姆走廊”,并在“走廊”两端的边境口岸接受检查。2019年5月9日,佩列沙茨大桥钢管桩施工任务圆满完成,打入钢管桩共计150根,累计总长15483m,总重量31100t,大桥所用钢管桩全部来自我国江苏沙钢集团。佩列沙茨大桥(位置见下图)是中国在克罗地亚承建的首个采用欧盟标准的重大工程项目,大桥建成后将连接隔海相望的克罗地亚领土,当地居民不用再每天出入境,而且两三分钟就能走完原来3个小时的路程。(1)说明大桥通车前,克罗地亚本土与杜布罗夫尼克地区民众往来困难的原因。(6分)(2)分析佩列沙茨大桥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6分)(3)指出佩列沙茨大桥建设用钢管桩由我国运往克罗地亚的主要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6分)(4)简述佩列沙茨大桥的修建对杜布罗夫尼克区域发展的作用。(6分)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2019年4月26日,米拉山隧道正式通车试运营。隧道全长5727m,穿越了25条断层破碎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长隧道。隧道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km。通车后翻越米拉山的18km路程缩短至5.7公里,拉萨至林芝的行车时间将由8小时缩短为4小时。上图为31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