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训练1/5高考一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1~2题。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闽浙丘陵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处于亚热带地区。据此可判断该农业模式最适宜的地区。第2题,该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对于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具有重要作用。答案1.D2.B“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图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4.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解析]3.D4.B第3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该理念提倡骑自行车出行,倡导多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读图可知,自行车出行方式占比从1986年到2011年呈下降趋势,2011年后开始回升;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比在2011年后迅速上升;小汽车出行方式占比从1986年到2008年呈上升趋势,2011年后迅速下降。所以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高考一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训练2/5开始于2011年。第4题,主要考查出行方式变化对城市产生的影响。读图可知,2011年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骑自行车出行占比上升,使用小汽车出行占比下降,这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所以B正确。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地形崎岖,山地丘陵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溪谷纵横,烟江秀丽,山峦连绵,奇峰挺拔,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形成了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四大农业遗产之一,读示意图回答5~6题。5.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B.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6.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提高了生产效率D.稻鱼共生,保护环境解析第5题,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发,水源是农业稳产的关键因素,故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第6题,注意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实现减轻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目的。答案5.C6.D读北京地区天堂河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比较图,完成7~9题。7.地下水埋深指地下水水面至地面的距离。导致北京地下水埋深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化发展B.气候变暖,蒸发加剧C.降水减少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8.天堂河流域1979—1994年,最大流量变化的原因是()A.降水减少B.温度升高C.地下水埋深增加D.植被增加,涵养水源高考一轮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同步训练3/59.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备用水源的地下水位已平均回升了3米多,正以每天3~4厘米的速度继续回升。试推测此次北京地下水位回升的原因最可能是()A.跨流域调水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增加D.上游修建水库[解析]7.A8.C9.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9年至1994年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地下水位在下降,再联系该时期北京的背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导致用水量增加,所以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埋深增加。第8题,1979年至1994年天堂河流域最大降水量增大,最大流量却在减小,而地下水埋深在增加,说明降水后下渗补充过低的地下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第9题,由于南水北调,北京在备用水源地的取水量大幅度减少,引发地下水位回升。下图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10.1990—2000年该地()A.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B.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C.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D.经济发展指数与环境污染指数呈正相关11.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