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案-《假期有收获》,部编版安徽省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格式课题:《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假期有收获》教学对象:二年级课时:第一二两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假期有收获》这一课借助学生们刚过去的暑假生活作为教学内容的源泉,并与学生当下的学校学习生活相融合,这一课的教材内容结构是由“用心过,有收获”和“有打算,不忙乱”两项活动内容组成的。教学时通过讲听、观察、阅读、交流、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并联系学生自己在刚过去的暑假期间的有趣事情,使学生既能感悟到假期的快乐和收获,又能促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好的、合理的、科学的安排时间的方法和经验,聚集全班所有的正能量,学生就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其合理安排假期时间的意识和能力,更容易体悟到处处时时都能成长的快乐和收获。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回忆暑假生活,总结出假期收获,明白并学习怎样合理安排时间。(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聆听、观察、交流、表演及思考等方法,学习判别怎样才是合理科学的时间安排。(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体验到暑假的快乐且充实有意义,初步培养他们合理科学安排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刚过去的暑假,是学生从幼儿园转入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个长时间段的暑假。他们已经经过了一年级整整一学年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有了一些自控能力,基本上能遵纪守法,也能积极学习一切新事物,这些都是他们学习合理科学地安排假期时间的有利条件。但也有少数后进同学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他们自控能力比较差,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对于后进生,教师除加强引导外,还要充分发挥先进同学的榜样作用,以正能量去积极改变他们,使班上每个同学都能得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到进步和成长。但总体来说,对于二年级同学,不仅是年龄小的问题,他们大都还是农村留守儿童,要想他们养成合理地安排长时段的假期学习生活计划的良好习惯,困难还不少,所以教师一方面要自己以身作则,给自己的暑假也做个合理的计划,树立榜样后再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作耐心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和学生家长多沟通,争取学生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离开他们的现实生活,他们不能理解,也就不会去模仿的。2.要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的方式,引导他们去感悟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3.从二年级小学生的总体能力来看,实际上他们并不能完全知道如何安排才能度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长时段的暑假,他们的假期安排绝大部分都是父母长辈的安排。所以本课重在引导学生体会“假期有收获”中的“收获”两字,使学生感悟到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可能让自己的假期既没有收获,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交流、多总结,从而初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4.有趣的活动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教师切不可单纯地说教。但活动中由于学生自控能力不足,他们有可能忽视活动规则,不明白活动要点,活动显得比较杂乱;或者学生只顾参与活动,而忽略了体验与反思。因此,活动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和目的;活动中,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与教学生长点进行适时指导,捕捉活动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并适时评价,引导学生深化体验;活动后,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总结经验,以好相互学习和借鉴,让先进生带动后进生获得发展,形成能力。5.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有机结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合起来。6.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判断自己的假期是否是用心过的呢?班上能力强的同学在家长帮助下能把假期安排得充实而快乐。所以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以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也以便在课堂上能让先进生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