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摘要: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就其原因可以从德育环境、德育过程和师德现状来分析,针对这些原因可以从德育指导思想、德育过程、师德建设等方面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关键词:社会问题;大学生;德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6-0293-02科学地看待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就是看是否能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是否能够成功地采取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最终使得大学生获得稳定而持续的发展,这不仅对大学生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的意义。一、社会问题对于社会问题(socialproblems)的界定,国内外很多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在20世纪初欧美国家用社会病态、社会反常或社会失调这些名词来指称社会问题。之后有学者认为社会问题就是社会热点、社会焦点,还有把犯罪、侵害他人的权益、社会矛盾等等归结为社会问题。这些对社会问题的认识都涉及了社会问题某方面的特征,却都没有深入对社会问题的本质认识,这些看法都集中认为社会问题,即某种社会现象影响或者妨碍多数社会成员的生活,并且需要社会的整体力量和群体行动的方式改进和解决问题。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杭生对社会问题的定义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广义社会问题,指一切与社会生活有关系的问题;狭义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病态或失调现象。”即“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和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社会问题在当代社会环境和时代环境的变化中表现是多样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看来,当前社会出现了众多不利于高校德育的社会问题,主要有:腐败现象蔓延54.9%、社会诚信缺乏40.5%、就业压力增大32.6%、社会公德缺乏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3.7%、网络色情泛滥22.5%、贫富悬殊22.4%和上学费用过高13.1%[2]。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组织进行的第七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结果表明,“医疗问题”的占15.3%;选择“社会风气问题”的占14.3%;选择“社会治安问题”的占13.2%;选择“教育问题”的占12.6%;选择“就业失业问题”的占10.3%[3]。除此之外,学术界达成共识的社会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贫困问题、腐败问题、失业问题、环境问题、婚姻家庭问题、毒品问题、色情问题、赌博问题、犯罪问题等。由于社会问题的普遍性、特殊性、复杂性、潜伏性、破坏性等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也进入深度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转型引起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将是深刻的,这就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这也是抓住机遇展开德育教育的大好机会。二、社会问题对大学生品德发展影响的原因分析第一,德育环境不协调。从社会环境来看,作为德育的大环境,是大学生思想反映的直接来源。社会环境是大学生思想品德进行价值选择的重要来源,也是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绝对性因素。从家庭环境来看,作为德育教育的长效基地,是大学生最易受影响的因素。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过程中起到的全面性、权威性和及时性是不可低估的。从学校环境来看,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掌握好方向。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三方面因素应该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统一地发挥作用,然而目前的德育环境却不尽然。片面强调或忽视某一因素的作用,都会造成整个德育工作的失衡。因此如何控制、协调三要素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二,德育过程把握不准确不完整。德育观念陈旧,应该改变把德育功能单纯地政治化、单一化、边缘化的观念;德育模式化,目标单一,使用一个标准,忽视个性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德育目标理想化,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识水平,使得高校德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当前高校德育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磨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