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练出高分】(广东专用)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34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③“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诞生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信息:“文革”时期。①发生在1964年;②发生在1973年;③发生在1983年;④发生在1970年,故②④符合题意。2.法新社评论年6月18日“天宫一号”和“神舟9号”成功对接时说,手控对接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操作”,这项技术将把中国这个亚洲强国朝打造太空站的目标再拉近一步。中国在航天领域内取得成就的最根本原因是()A.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上升B.航天人铸就的“载人航天精神”C.自主创新推动着航天事业跨越发展D.“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答案A解析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3.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A.爆炸原子弹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试爆了氢弹D.建成了核电站答案B解析根据“制造胰岛素”可以判断这一成就指中国于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下列各项新中国科技成就符合“世界之最”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南优2号”杂交水稻D.“神舟5号”载人航天飞船答案C解析1973年袁隆平选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中国是第五个爆炸原子弹的国家,是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是第三个发射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5.1956年春,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总理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三钱”所做的与《规划》相关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B.“南优2号”杂交水稻C.“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D.人类基因组排序工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科技成就。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56~1967年”,“三钱”分别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因此,A项符合题意。6.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招生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答案C解析考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图表反映出1977年报考的人数与招生人数存在巨大的差距,“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导致大学招生削减,1977年恢复高考,致使近十年间的未高考的人踊跃报名,报考人数也就与招生人数呈现巨大的差距。正确答案为C。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中国高度重视全体民众的此项人权并为之而奋斗开始于()A.新中国成立后B.三大改造完成后C.改革开放后D.《义务教育法》颁布后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对国民素质的重视。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重视全民受教育的权利。1949年底召开的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确立学校要面向广大工农,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故选A项。8.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答案C解析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已基本结束,从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A项错误;题干强调以识字教育为主,B项错误;D项是教育的性质但不是目的。只有C项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