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商品处理制度1.不合格商品的范围:1)国家禁止使用或明令淘汰的商品及假冒商品。2)无医疗器械经营或生产许可证的厂家或公司提供的产品。3)超过有效期的商品。4)包装破损、污染、残损不能使用的商品。5)外观质量及/或内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2.不合格商品的管理:1)按要求建立不合格商品专库,有专人负责。2)入库验收,发现不合格商品应挂红牌,存放于不合格商品库。由质量管理部填写《商品拒收单据》,并负责办理退货或换货事宜。3)在库检查发现不合格商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挂红牌,移至不合格商品库。4)对不合格商品应进行登记记录,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或生产日期、不合格原因、处理方式、处理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5)对无法挽回价值的不合格商品,填写不合格商品报损审批表,报有关部门核准,由主管部门审批销毁。3.不合格商品的销毁制度:1)经审批同意报损的商品,由库房派专人负责销毁,质量检验员负责监督。2)商品被确认销毁后,监督人员在《审报表》上签字或盖章。3)《审报表》由质量检验员专人保管存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销账。第二篇:商品混凝土公司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商品混凝土公司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1.目的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从原材料抓起。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混凝土拌合物实现全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的不合格品的控制。3.职责3.1质检部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评第1页共9页审处置。3.2公司磅员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初步目测;实验室质检员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进一步鉴别和鉴定;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最终鉴别和鉴定。3.3公司材料负责人负责评审后的不合格品的处置。3.4供应商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通过供应部申请复检此批货物,经质检部报总经理同意后,安排实验室复检,以复检结果作为最终结算依据。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的鉴别4.1.1不合格原材料的鉴别司磅员对原材料质量不合格进行的初步鉴别、记录、监督、标识、隔离并向实验室通报初步检验结果,向分公司负责人上报检验情况。实验室质检员对司磅员初检后不合格原材料的完整检测、记录、监督、隔离,并向质检部上报检验结果,向分公司负责人上报检验报告单。4.2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隔离4.2.1原材料出现不合格时,地磅室司磅员根据验收结果或实验室报告单做好记录,对不合格原材料要单独存放,并设置‘待检’标牌进行标识,以防发生误堆、误用。4.3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置4.3.1不合格原材料经采取措施或处理后仍可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由实验室填写《混凝土不合格原料处理单》,经质检部、供应部、总经理、分管领导批准后,根据质检部门意见,可盘入相应料堆使用,或单独存放降级使用。4.3.2不合格原材料投入使用时,实验室质检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对过程质量进行跟踪和监控,质检人员同时负责提供相关的分析检验报告。4.3.3经评审不能使用的不合格原材料,由分公司材料负责人通报供应部后向供应商退货,并处理相关事宜。第三篇:不合格商品及退货商品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不合格商品及退货商品管理制度入库前验收发现的不合格第2页共9页商品,应暂存不合格品库(区),标挂红牌,由质管科填写“医疗器械拒收报告单”,及时发送有关部门处理;对假冒商品就地封存,同时上报上级监督管理部门。对需销毁的不合格商品,由保管人员造表,经质管科负责人签字,报公司经理审批,并由质检、业务、财务负责人共同到场监督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购进调入退出商品的程序和要求。一是退货商品依据主要是不执行合同,超期发货,多发货,价格变动等;二是入库验收发现质量、规格、包装等问题;三是其他原因需要退货;四是确定为退货商品必须分别存放进入退货库(区)并设明显标记;五是退货商品的发票收到应作拒付处理。属退货(退出或退回)按分工由业务、质管等部门具体经办,发争议的由公司经理决定,并认真管理好退货手续,以备查验。质量查询、质量投诉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在经营过程中,对质量查询、投诉、抽查和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做好记录备查。在经营过程中已售出的医疗器械如发现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