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源集团制度检查考核与执行总则第一节制度的检查、考核与执行一、概念第一条本节所指制度为本制度大全第二篇,即管理制度的全部内容,以及在本制度大全后续出台、修改、补充的相关制度与规定。本节所指制度不包括岗位的工作标准,岗位的工作标准的检查与考核应包含在工作岗位调查与考核的工作中。第二条检查检查是指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实施的,根据制度,对照实际执行和操作情况,是否相符、规范和统一,并汇总信息,适当的渠道和方式进行反馈的工作。第三条考核考核是指有目的性的、有组织性的对某个制度、或某些制度中相关的条款进行的专项性、综合性、全面性的检查。考核属于检查的范畴,但具有以上不同于检查的特点,而检查通常是经常性、连续性、普遍性的。第四条执行执行是指对检查与考核的结论、结果进行实施和兑现的一项工作,并且对结论、结果不完善的应予以完善,以达到本次检查与考核的处理、以及以后同类工作的最佳效果。二、检查与考核第一条检查与考核的时间1、定期性适用于一定时期内能较清楚、集中的反映出一定效果和成绩的工作,如对月度产供销利税计划的检查与考核,安全生产第1页共25页综合性检查等。2、经常和连续性适用于制度规定的内容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连续地进行反映,通过经常和连续性的检查与考核能够不断的纠正偏差、改进工作效果、提出工作效率,如对现场管理检查与考核。3、定时性适用于某项工作实施和制度执行的情况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或时点进行综合反映,并得出结论的检查与考核。如对《工程项目机电物资管理规定》中有关条款的检查。4、检查与考核时间的结合应用制度的检查与考核应根据规定内容的工作特征来具体选择,可以将以上三种检查时间结合应用。第二条部门和人员1、指定性原则是指由公司领导或上级部门指定下属部门或人员,对某项制度和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的情况。适用于非经常性工作、特殊性工作、复杂性工作。2、约定性原则是指由制度本身的条款约定俗成的,应实施检查与考核的部门和人员。所有工作程序中上下环节的部门和人员,应对关联性的工作的进行检查与考核。所有相关联性的工作信息没有向其它部门和人员进行传递的,关联性工作岗位的人员是主要或唯一的检查和考核人员。这是制度检查与考核体系的重点与关键。3、常设性原则是指设置常设部门和人员对某类制度、工作进行检查与考核,如企业管理部门、安全消防部门等。第三条信息传递1、检查与考核信息传递原则主观性原则。传递检查与考核信息的部门和人员在主观上应从维护制度的公正性、合理性和严肃性,提高工作效率、纠第2页共25页正错误、处罚绩差出发,不得以攻击、诬蔑、故意歪击事实为出发点。客观性原则。传递信息应在客观上公正、确凿,不明确的应尽量调查清楚,没有调查清楚的要求信息传递用语准确。2、必须性所有应负有检查与考核责任的部门和人员,必须在正确的时间、以正常的渠道将检查与考核的信息进行传递。3、及时性所有检查与考核信息应以最快的速度向上级领导和执行部门传递。4、正确的渠道检查与考核信息在只能以规定和正确的渠道传递,不得随意散布,特别是未经查证核实的信息。5、配合原则信息传递后,传递信息的部门和人员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后续处理部门和人员对所传递的信息进一步的核查。三、执行第一条检查与考核结果与结论检查与考核结论的结果与结论应由主管这些工作的职能部门完成,对于性质较严重,涉及被处理部门或责任人较多可组成临时性组织进行。对于检查与考核出现的一般性事故,应分别由以下部门和单位提出结果和结论:1、安全事故——安全消防部、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2、环保事故——分厂环保部、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3、员工招录、流动、工伤与保险、培训与考核——人力资源部4、物资管理——企业管理部、财务部、后勤部、仓库等5、保卫与防盗——保卫部6、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质量监检部、质检应用部7、经营管理——审计部、财务部、企业管理部、经营线管第3页共25页理层8、技术与工艺管理——总工办、技术部9、设备管理——设备管理部10、计量管理——计量部11、票据审签——审计部、企业管理部、财务部12、资料、档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