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美丽、整洁、幽雅的校园环境犹如春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观念与文化活动两个方面。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具体环境。目前,关于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正在兴起,校园文化建设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我们在认识和了解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挖掘校园隐性教育功能,不断拓展教育空间上做了一点尝试。一、校园文化的认识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校园场所,对师生具有长久、深远的影响,它时时向周围幅射着文化氛围和气息,给师生以强烈的精神影響和启迪,使之获得心理上的平稳,默化价值观念,改变师生的工作学习方式,使环境进一步美化、净化、绿化、新化,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绚丽的画,一曲动人的歌,在这里师生们不断得到艺术的熏陶,哲理的启迪,榜样的激励。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增强爱国意识,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品质。80年代以来,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方兴未艾。然而对什么是校园文化,人们的观点不一,可谓见仁见智。这一方面反映出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认识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的认识本身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近年来,人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作出科学的界定,提出了许多看法和观点。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众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对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道德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是一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优良的校园文化不但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增长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是在特定的环境内进行的。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名著中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已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这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并不是说只有教师才是教育者,校园环境也可以说是教育者。总的来说,校园环境包括物质形态环境和精神形态环境,它们都是构成育人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在学校育人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概括地说,良好的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德育功能。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