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有赖配套制度支撑”VIP免费

“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有赖配套制度支撑”_第1页
1/1
“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有赖配套制度支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将于近期作出专门规定,要认真抓好落实。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这番讲话,让公众对官员财产申报这个老话题产生了新期待。不过,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向记者再三强调。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同于财产申报制度,它的申报主体和范围都有限制,也不对社会公开。她同时认为,中央领导的表态无疑透露了一个积极信号。财产申报制度是有关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登记和公布的制度。20世纪80年代后,这一制度在国际上广泛采用,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反腐败阳光法案。林喆介绍说,早在1994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就进入我国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但实质的立法工作并未启动。十几年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一直处于但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状态。那么,这项国人寄予厚望的制度卡在了哪里。究竟哪些因素导致它一直未能出台。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在全国人大新闻采访会上明确表示,正在研究如何使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能起到约束作用,而且也可以切实反映实际情况。至于今后是否会上升为法律,这方面我们也正在进行研究。李飞说,制定法律一定要等到条件成熟,会有一个积累经验的过程,还会参考国外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做法。记者日前采访的几位专家表示,财产申报制度的建立,关键是要管用,有赖于一些配套制度的支撑。第1页共1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财产申报制度建立,有赖配套制度支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