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特快车》的影评10篇《欧洲特快车》是一部由拉斯·冯·提尔执导,让-马克·巴尔/巴巴拉·苏科瓦/乌多·基尔主演的一部剧情/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欧洲特快车》影评(一):那些被美化和简化的记忆反思欧洲二战的电影,战胜者冷漠倨傲,不甘心的战败者疯狂对抗,从内到外都是一片荒凉废墟,在疯狂的对抗者看来,所有人都直接间接地参与了罪恶杀戮,用同样的方式对抗是理所当然,善意的参与者终于被相对的价值观压垮,甚至爱情也是可供利用的工具。今天的欧罗巴就是在被遗忘、被掩盖的记忆上建立起来,更不用说来自美国的功利主义、技术至上处处渗入,作为《欧洲三部曲》之一,影片是强烈的自我质疑,执着地寻找着不同方向。《欧洲特快车》影评(二):它的名字是泰坦尼克“天上的星星就像一座座城市,散发着黯淡的微光。你要努力不让它们熄灭。”这是欧洲的泰坦尼克号,它是虚幻的月光,演奏着华丽的死亡之歌一点点的沉没…它充满着泯灭了的人性,痛苦的失败,麻木的人群,从此灰头土脸地进入新的时代。任凭你用枪炮,用爱情都唤不回它的回转。繁冗的纪律,刻板的章程,旧时代的仇恨和纷争都被炸碎沉没,而你也跟着沉没,随波逐流,看着一座座浮夸的新城市迅速建起,底下却是无根的炮灰和腐烂了的泥土。Europa,成了一个你心中曾经最美的传说,它的名字是泰坦尼克。《欧洲特快车》影评(三):冯提尔酷炫狂拽吊炸天的25年25年前的电影,现在看还觉得是技术派,酷炫狂拽,一眼就知道是那种拍了就能进影史的片子。此冯不吃素,拍了《欧洲特快车》这部欧洲三部曲的终曲之后,他加入了所谓的dogma95党,宣称与现代电影决裂,严守手执摄影机、不打光、现场收音等匠人原则,并依此拍摄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白痴》《破浪》《在黑暗中舞蹈》良心三部曲。美国三部曲现在完成的有《厄夜变奏曲》《忧郁症》两部,中间还花插着拍了《狗镇》和《女性瘾者》。甭管剧本是荒腔还是走板,主题是晦涩还是迷幻,观念是先锋还是凌乱,人格是神经质还是反社会,拉斯·冯·提尔总能在形式上一剑封喉。这篇刷成了冯的小传,因为一直惊惧以上片目全是他在这25年的作品!25年,一个人的青春的长度。MD,这老小子!《欧洲特快车》影评(四):数到10你就死了催眠这是一场噩梦般的催眠。而噩梦的一部分就是,他将永远不会醒来。人生也如同一场催眠,只要数到那个数,你就会自动找上门,或者被找上门。包括命运中冥冥安排的所有际遇:爱情,事业,家庭,死亡……很多人相信,命运是可以被改变的。但如果,改变本身也是命运的一部分呢?影像LarsvonTrier频繁地让黑白和彩色共存在同一个画面中,丰富了构图层次和镜头语言。大量人物面部特写,配合一些超现实手法的点缀,让人联想到大卫.林奇的《橡皮头》片头。角度这部片子的视角很棒,一幅战后欧洲众生相的速写。“中立”有时是一种两边不讨好的立场,很危险,但的确是最客观的视角。历史往往都是由胜利者书写,这部影片展示了历史之外的一些真实。附录:获奖情况:1991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评审团奖、最佳艺术贡献奖和技术大奖《欧洲特快车》影评(五):自我毁灭的温柔主体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三天时间,断断续续,总算看完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所呈现的复杂性可能多余作者的意图,起码在看导演点评字幕的时候,我觉得他自己(或表面上掩饰真实意图)只是在不停谈论那些场景向哪些电影致敬。当然,我并不否认导演自身的创作姿态,但是我想谈一下我个人视角下对作者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对作者意图的解读。电影所呈现的应该是一场催眠状态下的自我探索的历程,即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自我反思。在导演开头释放出的大提琴急促的颤音中,导演开始数数,十,九,八……一,你来到了欧罗巴,来到了1945年的德国,然后你是一个年轻的帅小伙。如果你看到这场,你应该明白,你自己看到的是一个现代欧洲人精神的年轻人,通过催眠回到残酷的战后德国。这个青年,确实如一些影评所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