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工作管理制度为落实“隐患排查”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将隐患排查工作做实、做细,使各类隐患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为此特制定本制度。1.组织机构:组长:生产办主任副组长:生产办各分管副主任成员:各专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2.职责划分2.1生产办主任全面负责本单位分管专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工作。2.2生产办主任具体组织本单位开展本单位分管专业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配合其它分管单位(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3生产办标准化办公室全面负责对分管专业隐患排查及各队组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分管各专业所排查的隐患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公示并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检查、考核。2.4各副主任负责分管专业的隐患排查工作;对分管业务范围内隐患排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督促检查、协调、管理和信息传递;负责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存在重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施工队组进行整改。2.5各专业组技术员和标准化检查员对本专业现场存在的隐患进行日常检查、分类统计、督促整改和复查。2.6各基层队组行政正职对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各队组要成立隐患排查治理机构,制订隐患排查考核办法,对各个班组进行监督检查。3.隐患的定义、分级、分类3.1定义。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及安全质量标准化不达标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3.2分级:隐患按危害程度,可分为严重隐患、一般隐患、轻微隐患三个等级。第1页共4页3.3分类:按本单位隐患性质可分为采煤、掘进、运输、顶板、水害及其它共六类。4.隐患排查工作程序4.1隐患查出:4.1.1集团公司及上级单位检查中查出的隐患;4.1.2矿领导带班查出的隐患;4.1.3本办室组织的各种检查查出的隐患;4.1.4矿组织各类小分队及专业检查查出的隐患;4.1.5其它渠道获取的隐患。4.2隐患的确认与处理4.2.1查出的重大隐患,要以“停产整顿通知书”的形式通知基层队组,要求其立即停产(停工),并根据重大隐患的性质召集各相关业务单位和分管领导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措施或方案并编制相应的补充措施立即并组织实施;整改措施或方案应当包括隐患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待隐患处理达标经相关业务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生产4.2.2严重及以下隐患由生产办各专业隐患排查组以“三定表”的形式通知责任单位,并负责督促队组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跟踪复查工作,保证所查隐患能及时整改、闭合。4.2.3各基层单位需要生产办协调解决的隐患(不包括一般隐患),要在确认一日内向隐患排查组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延期整改,并督促落实。4.2.4要坚持事故隐患不排除不得生产的原则。对发现的各类隐患,能当场处理的必须当场立即整改,对限期整改的隐患,要在规定期限内整改达标。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4.2.5“三定表”上的问题单位在取“三定表”时要予以确认(是否属本单位、完成时间、处理能力等),将确认情况反馈给各专业隐患排查组说明原因(不能处理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报生产办隐患排查组),未反馈情况取走表的视为认可。4.3隐患的汇总4.3.1生产办各专业隐患排查组、分别负责本业务范围内第2页共4页的隐患排查登记上台账工作,逐日检查、落实隐患整改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4.3.2各专业隐患排查组每天要将当日查出的隐患情况报生产办标准化办公室;标准化办公室要将当日的隐患进行分类汇总。4.3.3隐患的登记建档要做到分性质大小登记、内容齐全、填写规范、分类建档、重点监控。4.4隐患的复查验收4.4.1上级部门查出的重大、较大隐患整改结束后,由各专业隐患排查组织自检和验收。自检合格后向上级部门(或委托部门)下达停产(停工)整顿通知的隐患排查组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报告。只有上级部门(或委托部门)验收合格,并下达复产(开工)通知书后,方可恢复生产。4.4.2本单位各专业隐患排查查出的重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