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导则(单位)第一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导则(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导则来自:数字东城—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发表时间:2010年1月6日经营单位按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机制要求,应定期对本单位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和环境的不安全缺陷等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及时进行排查和整改,以达到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可将安全事故预防关口前移,有利于提前掌控,提早处置危险情况,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途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是规范经营单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排查事故隐患,限期整改,预防事故的具体规定。制定本制度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和要素:一、明确隐患排查的时间、程序和方法※经营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重大节日、重要任务及促销活动前应组织隐患排查※根据上级要求和发生重大事件时应及时组织排查※确定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程序、排查方法和重点※确定隐患排查和整改各阶段具体任务和计划二、明确排查和整改隐患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定隐患排查的负责人和主管、协调部门※确定隐患整改的责任人和主管、协调部门※确定单位相关部门、科室和有关人员应参加三、明确本单位安全隐患等级分类标准※确定排查出并认定安全隐患问题的危险程度、影响范围、隐患等级※确定对排查出的一般安全隐患问题(能够在本单位范围内依靠自身的人员、技术条件,有能力迅速整改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整改解决的基本方法※确定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危险性大,极易引发重大事故和危害后果严重的,在本单位人员、技术条件等范围内无能力整改解决的安全隐患问题)处置解决及报告的基本方法第1页共9页四、明确隐患整改过程中的防范措施※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确定隐患整改工作要做到人员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应急预案五落实※确定隐患整改的负责人、主管部门对整改工作全程负责,掌握隐患的成因、预防事故的措施、排除隐患的方法和步骤※确定治理整改安全隐患要采取全程监控,对短期内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要严格管控,全时值守,确保隐患治理过程中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五、明确隐患整改完成后的报告要求※确定隐患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排查时间、地点、主要成因、※确定隐患整改报告内容包括:排查时间、地点、主要成因、整改责任人、整改情况等※确定报告要实事求是,对隐患形成的主要原因应进行主客观责任分析※确定报告对今后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提出工作措施和整改意见第二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XX市人民影剧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制度为进一步促进和强化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事故隐患的分类(一)事故隐患按照其可能造成的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共分三类: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有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能够造成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国家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二)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共分三类:第2页共9页一是检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二是各区域部门上报的事故隐患。三是顾客、消费者举报的事故隐患。二、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一)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有关区域部门限期排除。(二)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并立即上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限期整改。(三)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立即上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并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相应措施,进行彻底整改。三、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按照工作分工,各部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排查整改和上报责任制。(一)各部门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进行查实,并登记造册,上报上级政府主管部门。(二)各部门在职责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