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朴素的师道——南宁名师思想录》“成长故事”板块用心、用爱,与学生共成长南宁市34中潘瑾总称自己“永远三岁”,永远保持一颗青春的心,即使工作近十年,依旧保持热情不变。从2005年至今,带了三届学生,感激学校给予我的支持与肯定,让我获得了两次市级优秀班主任,并代表学校代表广西参加2011年“北辰杯”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情景答辩二等奖的荣誉。说起荣誉,我总满怀感激,因为有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才让我的教育生涯多姿多彩,永葆年轻。从毫无经验,全凭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开始,我迷惘过,挫败过,甚至想放弃过,每次掉下眼泪,质疑自己的时候,总有孩子们给予我鼓励。我承认,第一届的学生,是我最认真最付出的一届,但也是在学校眼里最失败的一届。也许自己不够成熟,驾驭不了孩子们的顽皮与不懂事,但我骄傲,因为我的热心与耐心,孩子们给予更多是微笑与感恩。这三年,积累的经验,第一条就是“教育一定不是三年的,我们的付出是一辈子的。”微笑与尊重,耐心与爱心,谢谢你们让我成长!我骄傲,在我的“爱的教育”熏陶下,我的孩子们感受到了我的爱;我骄傲,在我“宽容与尊重,理解与微笑”的原则下,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赢得了他们的微笑。我的第一届学生,初2005届(3)班。很多人笑我,这样一个“口碑颇差”班级,放牛式的管理就可以交差了,为什么我还守着“爱的教育”不放?我曾经困惑,也曾经想过放弃,但强烈的责任感告诉我,“坏”孩子比谁都需要爱和包容。问题学生平时多遭老师的冷漠,其实是自卑有余,信心不足,对老师也没有好感。就是这么一群孩子,被我称之为“牛仔”的孩子们,也许这三年来,在其他老师眼里,是一个不值得表扬,甚至不值得记住的一群孩子,我却为了他们花费了我全部精力,包括我的热情,我的爱心。劝我不用太用心的人实在很多,可每一次我都狠不下心。正是这三年,我没有放弃他们,对他们坚持着“爱的教育”,坚持着“宽容与理解”,给予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不放弃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提起(3)班,有些老师一定皱起了眉头,只有我,很骄傲的说,那是我的班。我骄傲的是,因为我这三年的不离不弃,孩子们顺利毕业了;我骄傲的是,因为我的“爱的教育”,毕业后的孩子回报了我,告诉了我,他们现在懂事了,听话了,是因为我从没放弃。这便是爱的力量。2008年,我参加了南宁市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我参赛的题目是“孩子王与打架王”。故事便是我与班上最牛的一个孩子的故事,在任何老师的眼里,他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孩子”、“寄生虫”。上课要么睡觉,要么讲话,旷课、早退、打架斗殴,样样精通,加上脾气暴躁,又易冲动,吊儿郎当的,任课老师见其只能摇摇头,只叹混好三年就是他造化了。但我对这孩子始终抱有希望,虽然希望中常常会有失望,但是孩子一旦被人放弃,就真的无法挽回了。他发觉我并没有看不起他,反而像个姐姐一样的照顾他,教育他,所以他格外的尊重我。2007年4月29号,正当全校师生在欣赏“五四”晚会的时候,他们又上演了一场暴力表演。第二天,他没来上课,我知道,他知道他让我和家人失望了。中午,我找到了他,让他拿出班上的扫把,让他把还要打的架打到我身上,他哭了,大声的告诉我:2“我不打,我以后再也不打了,这次是最认真的”。我百分之百的相信,他再残忍,再霸王,也不会对我残忍和霸王,师生之间有着一份剪不掉的默契和信任,用心灵接近心灵,比任何的辱骂和教育都有效。段考,他语文考了96分,排全班的前位,而那次语文的作文,他这么写道:“我们班主任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我要和她和初二(3)班快快乐乐的过完三年。”改卷的我笑着流了泪。若问我,这三年,这群连高中都不愿读下去的学生,对你的教育生涯有什么帮助?我一定很骄傲的回答,因为他们,让我成长,让我明白坚持的道理,让我明白付出与爱是有价值的!细节决定一切,谢谢你们陪我成长!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细节,即便学生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忽略,但是我坚信,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每届学生,我一直坚持批改学生的周记,有些周记的评语还被学生整理出来一起分享,有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