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格式工作总结公文写作及行文规则一、公文种类及格式(一)文种。把性质和用途相同的公文归并为同一种,对每一种公文规定了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文种的名称,即公文种类,简称文种。新的党政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15种。(二)公文格式。党政机关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版头)、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印发传达范围)、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制版记)、页码等部分组成。二、主要公文的写作(一)决定1.基本结构。由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公文名称)、受文单位(可省略,如普发)、正文、发文机关、日期等部分组成。写作应注意:针对性;权威性;结构合理。2.类型。一是“部署工作性的决定”。二是“表彰处分性的决定”。三是知照性的决定。(二)意见-12.写作时注意事项。⑴工作通知。这类通知的正文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要求。它通常采用总分条文式结构。⑵会议通知。一种是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这种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报到时间和地点、需要准备的材料等。有些通知还应写明赴会的交通路线及交通工具运营班次或接待安排,以方便远方赴会的人。⑶批转、发布性通知。这类通知是针对被批转、转发的文件或发布的行政规章、管理规章而发的,通知成了正件,原文件或行政规章、管理规章成了附件。正件、附件一起,组成了完整的通知。⑷任免通知。其正文写法极为规范、单一,只须简明扼要地写明任命或免职的根据和内容。第1页共4页有的还要写明任命、聘用的任期和待遇。⑸事项通知。这类通知涉及的内容大都篇段合一,直陈其事,简明扼要;少数内容稍多的则采用了多段式或总分条文式等结构形式。(四)通报1.通报的一般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组成。2.表彰性通报的写作。这类通报的正文一般包括先进事迹、先进事迹评价、表彰决定、希望和要求四个部分。3.批评性通报的写作。正文包括错误事实、错误原因和教训、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四部分。4.情况通报的写作。这类通报内容集中,多为一事一报,主要是据实反映情况,分析问题,还要针对通报的情况提出要求和希望。语言要简洁、得体。-3示事项提供充分依据,令人信服。在概述情况时,不能笼统、含糊;在陈述困难时,不能夸大事实。要注意,即使情况写得较多,这部分仍然不是请示的重点所在,它仍然是为请示事项作铺垫的。因此,不要轻重倒置,喧宾夺主。2.请示事项。这是文章重点,是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复、答复的具体事项。内容要具体,所提建议和要求要切实可行;用语要明确肯定,不能含糊其辞;若内容稍多时,可分条列项;语气要得体,一般应写“拟”怎么办,而不能写“决定”怎么办,因既已“决定”就不必请示了。3.请示结语。常用“妥否,请批复”、“特此请示,请予批准”、“请批准”、“请审批”、“请指示”等惯用语。不要用“可否(妥否、当否),请批准”之类不合逻辑的用语作结。(七)批复。1.批复对象。指批复所针对的请示事项。必须在正文开头引述来文的标题、文号,有的还极其简要地直接引述来文所请示的事项。引述应十分简练,一般都用一句话说清楚。然后一般用“现批复如下”引出下文。2.批复事项。是批复的主要部分,它要针对请示事项给予明确答复或具体指示。批复内容应一文一事。对下级请示事项的答复,应态度鲜明,观点明确,语言简洁明了,不能模棱两第2页共4页可,含糊其辞。使下级无所适从。3.批复结语。一般在正文末尾写上“特此批复”并加上句号。-52.会议议定事项。这是纪要的主要部分。要写明研究的工作、作出的决定、布置的任务、将采取的措施等。若会议涉及的内容较多,这部分可采用决议式的写法,分条列项,简明扼要严谨有序地写明会议议决的事项。若研究的事项比较单一,这部分亦可采用概述式写法。三、行文规则(一)上行文1.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其他可以抄送;特例“市委,市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