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我国户籍制度吴祥欣11321023小议我国户籍制度年级、专业:11刑技专业一区队学号:11321023姓名:吴祥欣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而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本文借鉴各学者观点,就我国户籍制度进行论述。一、我国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所以,历代王朝都沿袭着这一制度。我国户籍制度是指以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核心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规定及配套的具体措施。我国实行的人口户籍制度从新中国成立起至今已经沿用了54年,主要的社会功能依然在发挥作用:一是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对公民基本情况的登记管理,确认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二是通过户籍登记为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包括治安管理在内的各项行政管理提供人口数据及相关基础性资料。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户政管理上有多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划分管理区域,编定住户门牌;二是经常性人口登记和定期统计;三是身份证件管理;四是住户人口调查;五是档案资料管理。但是,我国户口管理还有着自己特有的业务,如:一是户口迁移调控;二是暂住人口管理;三是工作对象管理。所以我国的户籍制度不仅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国家行政管理,还是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第1页共5页作,是公安机关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和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的前提和保障,直接关系到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二、我国户籍制度的弊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由于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为了能快速获取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所需要的资本,对城市劳动力实行低工资、高保障的政策,同时也严格控制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限制了人口的流动性,户籍制度顺应了当时国家对劳动力、消费品等实行计划分配和严格控制城镇人口增长的需要,促进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城乡的社会稳定,对于当时的社会稳定和计划实施的准确作用确实相当的明显。但是同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户籍制度也逐渐将我国划分为城市和乡村的两个社会,将国人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个群体,而附在户口上的各种权利和保障的差别,则使两个社会之间以及两个群体之间产生了一道巨大的鸿沟,上世纪50年代与计划经济体制几乎同时建立起来的户籍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妨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户籍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一)造成了我国公民在权利上的不平等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不同的户口有不同的待遇。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流动人口,他们外出谋生求发展,不仅需要勇气和技能,而且必须带齐或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如办理暂住证,交纳外来人口管理费,即使如此,在诸多方面仍有别于常住人口。这也是当前户口管理所受非议最多的方面。(二)间接造成了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市场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鼓励资金与人才的自由流动,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却束缚着作为最重要生产要素——人的自由流动,阻碍着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造成了我国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对立,导致我国经济因资源、人才、人力无法按社会的需求和运行规律协调发展、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使整个社会发展迟缓。因此户籍制度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第2页共5页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及人才市场。(三)阻碍我国从农村农业社会向城市工业社会转变随着我国人口的城市化呈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户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