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有感红山区十六小王静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选择这个内容,我觉得是挺有意义的。因为一个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否丰富,并不在于你过去教了几年书这么简单。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有太多优秀的教师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了。那么,怎样去学习别人的经验呢?我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经验》之后,针对他的思想观点,主要有两点与大家探讨,欢迎大家多多指教。一.选择教师,移植思想。我们身边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他们各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和教育风格。但是我们去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先来听听苏霍姆林斯基是如何阐述的呢?“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有时候我们到有经验的教师的班上去听课,回来以后,完全照着他的办法教,但是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是学生的基础不同,还是其他的一些原因造成的呢?这时候我们就要认真思考,人家好的思想我们怎么来继承和发扬。二.实践探索,不断研究。前面我们说到,有时候虽然我们采用相同的教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研究:“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这般去做,就一定会得到这样或那样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尤其是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这句话让我深有体会: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的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已的教育思想。这就是说,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的同时,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分析和研究,在实践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说:“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从而说明,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会取得成功。总之,苏霍姆林斯基以上两个观点的提出,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更好的成长。因此,我想要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最起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修炼自己的内功。这样在看到别的教师有好的经验的时候,你才有能力破解支配他经验形成背后的思想。在与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对比碰撞中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其次,要有一双善辨的双眼,善于观察。能从别的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从他的学生的说话、写字之中,洞察到他的经验痕迹。教育教学润物无声,如果不能从平凡之中见别致,你就永远学不到别人的经验。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等你意识到的时候,永远没有时间给你弥补错误。再则,要有一个谦虚的心。“谦虚使人进步”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老教师身上有厚积的经验,年轻教师的身上有时尚的思想;名教师有成功者的风采,普通教师有甘为人梯的情怀……哪怕是一个失败的教师,他身上还有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呢?学不止步,你就永远年轻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