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基础过关]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1~2题。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A.市场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2.关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3.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B.地形C.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D.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4.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C.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广,水产业较发达D.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我国反映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5~6题。5.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6.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②河流众多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①②③B.④⑤C.①③④D.②⑤7“”.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甲、乙两地区自然条件。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3)比较甲、乙两地区发展中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能力提升]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8~10题。8.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9.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10.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读图,完成11~12题。1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1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下图是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13.图中()①甲、丙两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相同②甲、丙两地区的传统民居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③甲、丙两地民居景观反映了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④傣族民居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⑤夏至日瑞典北部居民可见自己影子始终朝北的现象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14.读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以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倒淌河“”倒淌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图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倒淌河的形成对青海湖的影响。(3)以图乙中A地区为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4)说出图乙中B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及原因。15.学习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