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词对句写绝句校本课第一讲联词对句联词,把单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近、相同、相对的词联缀在一起。对句,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晋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偶。要求:同类、相近、相反、相关云==雨雪==风地==天琴==瑟剑==刀繁==简深==浅重==轻天地==山川白犬==苍鹰渔火==禅灯唐诗==汉史夜宴==春游素志==丹心保存==删除灌水==拍砖恐龙==青蛙小虾==老鸟山不断==水无涯红罗帐==白布衫歌旧曲==酿新醅行无踪==居无庐仁无敌==德有邻大老虎==小苍蝇屌丝族==吐槽姐聊天室==防火墙打酱油==爬墙头春风袅袅==秋雨潇潇夕阳半落==春水才深日迟风暖==雪冷霜严百度讲坛==大众舞台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炉中煎药火==窗下读书灯鸟寒惊夜月==鱼暖上春冰姚笛浅出墙==文章深劈腿1937年素颜金城==2014年靓妆兰州•婉怡==丹妮文超==柯杨•志贤==智勇宁宁==媛媛•家瑞==玉华雯莹==蕊瑾•……——5班学生之名联词玉兰风里笑==枝头春色俏==梨树一夜愁白头==黄河岸边十里店==横竖撇捺写汉字==风中芦苇荡秋色==丁香雨中愁笔端诗意新桃花半日羞红脸皋兰山下一只船圈点勾画读文章雨里燕子衔春泥对句练习起承转合话布局——兼谈绝句的写作写诗都有章法,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章法的作用就是给大家一个“标准”。古诗有整齐划一的形式和文字布局,这个章法就是:起、承、转、合。绝句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按字数分:五言绝句及七言绝句。五绝1.平起仄收,两字押韵2.仄起仄收,两字押韵3.平起平收,三字押韵4.仄起平收,三字押韵七绝1.仄起仄收,两字押韵2.平起仄收,两字押韵3.仄起平收,三字押韵4.平起平收,三字押韵如:五绝(2.仄起仄收,两字押韵)《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第一句:仄仄平平仄。前两个字都是仄,这称为“仄起”,第五个字是仄,所以称为“仄收”;第二句、第四句押韵。即仄起仄收,两字押韵。“对”“粘”“韵脚”快速了解格律律句:就是安排好了平仄的句子。以七言诗为例,最重要有三个位置,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的位置。先看第四字,安排好以后,第二字和第六字要相同,如果第二字和第六字相同且和第四字平仄相反,则这个句子就是律句。示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律句只有两种形式:二、六字是平,四字是仄;二、六字是仄,四字是平。一般情况下,格律诗,由这两种句子组成的。平仄平仄平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律句有两个约定:1.最后三个字不能同平或者同仄。2.第四字是平声时,第四字的两边不能同时是仄。怎么样把这两种句子安排成一首七绝,其实很简单,一、四句要用一种,二、三句就用另一种,反之,亦然。两个一模一样的七绝连接在一起便是七律的格式。七绝和七律去掉前两字,便是五绝和五律的样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正规的近体诗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关于律诗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第三、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第四、第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但这句话是不全面的,严格讲,律句的“一三五也要论”。•起承转合是诗文写作结构章法方面的术语;“起”是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