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冒滴漏治理制度为保证安全稳定生产,杜绝设备设施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非正常停车事故发生,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树立我公司清新、整洁、文明的崭新形象。特制订《“跑冒滴漏”治理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适应范围公司各生产部门二、术语及定义1、跑: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物料和气体从容器或管道里溢流出来。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管道和容器破裂、进出口阀门开关失灵。2、冒: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收尘器效果不好,收尘设备存在故障,皮带中转未密封,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冒灰。3、滴。主要是指设备里的液体渗漏出来,管道与管道、管道与设备、管道与阀件、设备本身密封等接口处,以及管道、设备、阀件等因自身密闭性能差造成物料渗漏。4、漏。一般是指密闭性不好,或者是阀门开关未关闭到位、阀体存在缺陷,设备磨损部位没有及时修补,导致物料或气体从缝隙或裂口、裂痕处流出。三、组织领导成立“跑冒滴漏”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跑冒滴漏”治理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各部门对“跑冒滴漏”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整改。组长:顾崇益杨永生副组长:何利敏李小会王伟波1成员:安全环保部及各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四、治理目标以净化、美化、亮化为手段,以完善设施、整治脏乱、强化管理为重点,实现卫生责任区净、主次马路净、生产办公区域净、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整洁、优美、舒适、文明的生产、生活环境,树立我公司清新、整洁、文明的崭新形象。五、阶段步骤第1页共8页1、“跑冒滴漏”现象排查阶段(1月—2月底)安全环保部配合生产各部门对所属车间的“跑冒滴漏”现象认真进行排查,查找出生产部门“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的具体部位和生产场所卫生死角。按冒灰、漏料、漏气、漏油、滴油和卫生死角进行分类,编制电子版上报安全环保部。2、集中整治阶段(3月1日—5月30日)3月15日前由安全环保部牵头、生产技术部、设备部及生产部门配合针对“跑冒滴漏”现象制定治理措施,以先治理冒灰、漏料、漏气为着手,3月15日至月底水泥部治理阶段,4月1日至4月15日熟料部治理阶段,4月15日至月底矿山部治理阶段,根本改变冒灰、漏料现象。5月5日前制定漏气、漏油、滴油治理措施,5月1日至5月10日水泥部治理阶段,5月10日至5月15日熟料部治理阶段,5月15日至月底矿山部治理阶段,基本改变漏气、漏油现象并对滴油现象采取措施,使油污不流于地面。电气部、质量管理部及其他部门5月20日前整改完成。各收尘器冒灰现象利用中修阶段集中治理。23、检查验收阶段(6月1日—6月30日)“跑冒滴漏”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治理成果进行检查,上报公司进行验收4、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下半年)六、治理内容(一)治理范围1、生产区。车间厂房(包括各类工具间、休息室、库房)内外。2、生产设备。设备主机及各油站、电机、附属设备,各收尘器、皮带输送机中转部位。3、生产办公区。办公室内外。4、厂区。马路。(二)责任区域按公司生产部门划分。(三)重点治理区域各设备主机、稀油站、下料斗、皮带中转、卫生死角,生活垃圾处理。第2页共8页七、治理标准(一)生产区1、车间室内清洁,门窗干净,玻璃明亮,墙壁无灰尘,做到灯具干净,地面无纸屑、污垢,无堆积杂物。2、各种物件摆放整齐有序;无乱堆、乱放;无垃圾、跑冒滴漏;机电设备无明显灰尘和污垢。3、生产工作场地做到无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件,工具定置摆放。4、值班室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整洁。(二)办公区1、桌面整洁,橱窗明净,办公用品定置摆放。2、室内物品用具摆放整齐有序,无积尘。3、非办公用物品不放置在可视区域内。(三)厂区1、厂区绿化带、主干马路、各部门所属区域周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内无积存杂物、垃圾、杂草。做到地面净、墙根净,无落叶、杂草、废纸等杂物。2、各部门彻底清除所属区域周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域内的卫生死角。做到地面无渣土、砖、石,无高低坑洼,无卫生死角,卫生整洁。3、主要建筑物外墙面无污染,玻璃、门窗完好无损,无墙皮脱落。4、各施工场地垃圾有明显标志,按期及时清理。八、相关要求1、各部门积极配合,按照本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