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室上墙的制度(有关传染病)(修)第一篇:医务室上墙的制度(有关传染病)(修)消毒隔离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成立消毒管理组织,加强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卫生技术人员要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二、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剌、采血用具应当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三、治疗室消毒,配药前台面应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空气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照射时间不少于60分钟,并做好记录。四、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并注明日期。体温计用后,应用消毒液浸泡。五、消毒物品和污染物品应分别存放于清洁区和污染区。六、医务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进行治疗、换药、处置等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进行治疗时,要认真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过期失效及配伍禁忌。七、诊桌、诊椅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人排泄物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八、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病人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传染病管理制度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在学校中如发现《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1例及以上、乙类及丙类传染病病例,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上报内容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学生姓名、疾病名称、发病时间、隔离治疗情况、就诊医院及报告时间。3.严格执行疫源地处理制度,对传染病人应隔离治疗,并第1页共23页对患者排泄物和物品进行消毒。4.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5.协助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各种预防接种工作。6.严禁私自购买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7.严禁违规诊治性病、肺结核病等传染病。8.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卫生宣教工作。第二篇: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传染病防治上墙制度一、传染病管理科(公卫办)1、传染病管理科工作职责(或公卫办工作职责)2、突发公共卫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3、传染病疫情自查与核对制度4、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5、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6、门(急)诊、住院、检验、放射科登记管理制度7、计算机及网络维护制度8、病例诊断、登记、报告制度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死因登记制度10、报告卡和死亡医学证明书使用、填报和保存制度1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会诊、报告、管理制度12、周末及节假日加班管理制度二、预检分诊点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三、肠道门诊1、肠道门诊管理制度2、肠道门诊工作制度3、消毒隔离与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4、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5、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6、霍乱、疑似霍乱诊断标准四、发热门诊1、发热门诊管理制度2、发热门诊工作制度第2页共23页3、消毒隔离与医疗废弃物处理制度4、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5、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6、不明原因肺炎诊断标准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办公室职责1、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主任(院长)的领导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照分工,认真抓好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落实。2、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办公室的规章制度,办公室人员进行分片管理,按照办公室的规定,有事需向主任(院长)请假,3、每月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每月一日召开办公室工作人员会议,对当月的工作进行讲评,安排下一个月的工作,并对村级公共卫生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4、认真、完整填写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卡,并按规定的时限及时、准确进行网络直报。凡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上报的各种资料、报表,经主任审核签字后方可上报,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不得延误。5、辖区内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有人员必须服从安排,统一调配,随叫随到,配合做好调查处理等工作,在事发2小时内上报上级部门和镇政府。6、坚持学习,办公室组织全体人员每月一次业务学习,做好笔记、记好记录,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纳入年终考核内容7、实行考核制度,对个人的工作,实行月抽查、季检查、半年进行评比,对抽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