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高校廉洁教育探索[摘要]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文化自信因其基础性、广泛性和深厚性,對高校开展廉洁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文化自信视阈下的廉洁教育,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廉洁自律的优秀品质,重视对师生守法、崇廉、明德的教育引导,为高校廉洁教育的开展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关键词]文化自信;廉洁教育;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004-032020年,xxx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这是党的重要文献中正式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提,形成了“四个自信”重要思想。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对文化自信的阐述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2]文化自信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xxx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七次会议上,xxx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3]。文化自信,对于反腐倡廉以及廉洁教育意义重大。一、文化自信在廉洁教育中的时代价值文化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概念。广义上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习俗、文艺、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可见,文化的作用和力量十分巨大。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一方面,文化自信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廉洁价值观;亦有“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的人生智慧;更有“公生明,廉生威”的工作态度。崇德向善、勤俭戒奢、廉政为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是遵守廉洁行为准则的保障。人是社会意义上的人,不是孤家寡人,有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有道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古至今,人情关系是难以回避的社会现象。中华传统文化在处理这方面问题时,便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哲学,当今社会各级领导干部就是要有这种“无欲则刚”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清正。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现实基础扎实,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4]。因此,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对当今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师生廉洁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高校廉洁教育开展情况和不足高校作为传授知识、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先进文化的重任,加强廉洁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任务。为掌握当前高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笔者在所在高校内开展了一次小型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廉洁教育对象、廉洁教育内容、廉洁教育形式、廉洁教育效果、高校重视程度、个人重视程度等六个方面,最后为开放题,要求受访者回答“如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