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0年1月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183;课程代码:00510;考试手段及成绩: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一、单项选择题1.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C)。A.对立者B.被管理者C.伙伴D.被统治者2.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D)。A.补充B.协调C.一致D.排斥3.人们把描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效现象的曲线称为(C)。A.对策模型B.互动模型C.浴盆模型D.系统模型4.政策评估是对政策(A)所做的判断。A.效果B.方案C.结果D.结论5.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D),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A.权威性B.合法性C.系统性D.倾斜性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运用(A)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A.定性或定量B.定性C.定量D.系统分析7.“系统分析”最早是由(B)提出并使用的。A.美国国防部B.兰德公司C.麦克纳马拉D.贝塔朗菲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A.基础型B.理性型C.发展型D.综合型9.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A.社会问题B.公共利益C.公共事务D.公共问题10.公共利益是公众(B)的资源和条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A.共同拥有B.共享C.独享D.共同创造二、多项选择题11.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它们是(BD)。A.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C.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D.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12.按照人们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BCD)。A.随机决策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13.决策支持系统由(BD)提出。A.贝塔朗菲B.斯科特C.克朗D.基恩1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E.多变化15.公共文化的内容包括(ABC)。A.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认识B.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C.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D.价值分析三、名词解释16.经济合理性思维:是对完全理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改进或具体化,并且是现实公共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将决策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可行性这个核心问题上,用经济的数量规则来限定无限的理性追求,将对于完全理性政策的美好愿望限制在预算约束之内。17.扁平式组织:是指内部层级减少,结构相对简单,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入力资源开发的组织。扁平的学习型组织因其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优点而成为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四、筒述题18.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参考答案: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些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实际上,公共政策运作的整个过程就是多种力量相互博弈的过程,无论从纵向维度还是从横向维度上看,每个主体以及主体内部的各个层面都存在不同的利益,共同作用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19.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育因素;(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20.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何区别?参考答案:(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公共政策的主体由于其特殊的职能和地位,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