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活让我成长李新春(奉节职业教育中心2010级服装专业学生)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真的不想每一天生活只是对前一天的不断的无止境的复制,如此般度过剩下的时光,想要些特别的经历想让生命更厚重些,想让青春更绚丽些,在人生的岔口徘徊,想搭上青春的最后一班列车,所以在高三时我毅然地选择了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顶岗实习,一个接触社会的桥梁;顶岗实习,融入社会的开始。实习不光只是有脱离课堂的新鲜和参与工作的快乐,还有更多的是走出校园的孤寂和远离父母的漂泊,还有很多很多的来自于工作的困难和疑惑。我明白,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在这次征途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应该坚持下去。在这次征途之中,我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一些经验。因为我始终坚信,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踏过这座桥梁,方可到达成功的彼岸。在这里我把实习期间的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首先要说的是,只有到了实习的工厂才真正理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怎么回事。课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没经过“真枪实弹”根本不知道制作中的细微之处,更重要的一点,怎样将吸取的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灵活的运用。像我这样一个学习服装专业的,诸如设计画图、裁版制作这些程序在课堂上只能纸上谈兵,或者象征性地尝试,但到了实习的工厂,首先让我眼前一亮,先进的设备伴着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一件件漂亮时尚的衣服就在这些技术娴熟的工人手中制作出来。后来熟悉了一件衣服的制作流程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其次,我觉得自己融入社会后变得更愿意学习了。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必须得想办法解决,不然生产线到了自己这里就得停下来,自己不得不去向他人虚心请教,不得不主动去学习。有一次,在缝制一款西式礼服的时候,我将左边的工艺缝制在右边了,后边的工人将我缝错的产品全部撂到一边,其他工人都下班的时候,主管让我一人加班整改,当时想来特委屈,眼泪直往外钻。上班时,在老工人斥责和主管的吆喝声中,不仅磨掉了以前暴躁的脾气,还学习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处理方面是很讲究的,以前生活在老师和父母的襁褓中,对他们循循善诱的劝导不理解、置之不理,甚至大发脾气,而现在面对斥责和吆喝,除了忍受,还得学着想办法如何去改进。慢慢的我发现上班时自己的每一声问候,每一滴汗水,每一个微笑也许都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但是这些不经意的细节换来的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中虚心学习,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多听就是聆听老工人的经验和处世为人;多看就是看老员工的操作方法;多想就是想别人为什么那么做,如果是自己怎样做会更好;少说多做,说空话是没有用的,而抱怨只会影响情绪,加大压力。几个月的实习,让我的工作心态逐渐平稳,学会有条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并养成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好习惯。然后,短暂的几个月实习让我发现自己悄悄地长大了。从小性情急躁,通常遇事紧张而思绪混乱,做事无条理,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走上了工作岗位,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同样的工作,受过了从前没有受过的苦,才知道父母挣钱的不容易,于是我的消费开始有计划,懂得了珍惜,也学会了感恩。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我们踏入社会之前的一次大练兵,是锻炼我们坚强坚定的推动器,是检验我们的试金石。回想实习的日子,或许我们的表现离老师和企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或许实现梦想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或许渴望长成参天大树的道路还坎坷曲折;或许有的人还在感叹命运、抱怨现实。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经历了这段不平凡的实习考验,感悟到了许多,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着养分,生根、发芽、成长、长大。所以我们都得珍惜现在在课堂的每一寸光阴,努力的吸取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以为将来灵活的运用,更好的为自己打出一片天空,因为大家都说,机会永远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指导教师:张飞燕)作者通联:(404600)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路401号(运管所)邱道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