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教学设计授课日期14年11月13日星期四授课班级1年1班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时1课时课题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能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得到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教学重点1.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使用[来源:http://wx.jtyjy.com/]2.提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3.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学难点1.实验方案的设计2.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板书计划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和师生活动复习导入提问:1、力的作用效果?2、在受力相同时,影响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本节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新课教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定量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师通过复习提问明确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题学生对本节课所要研究问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和师生活动【实验器材】一端附有定滑轮的轨道、小车、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小桶和砝码、钩码、细绳、刻度尺【实验原理】控制变量法探究一:质量不变条件下,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探究二: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测量小车的质量?2.如何测量小车加速度a?3.如何才能给小车提供一个可测量的恒定的合力F?【实验步骤】1、按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2、平衡摩擦力。3、完成探究一:m一定,a与F关系。通过改变桶内砝码的质量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力,并分析与打点计时器测量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4、完成探究二:F一定,a与m关系。通过改变小车上钩码的质量改变小车的质量,分析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探究一】数据记录及处理利用表格、图像两种方法分析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探究二】数据记录及处理利用表格、图像两种方法分析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验结论】m一定时,a与F成正比,即a∝FF一定时,a与1/m成正比,即a∝1/m即:a∝F/m【误差分析】系统误差:在实验中,我们认为钩码的重力就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但这是有误差的,只有在小车质量比较大,钩码重力比较小,实验结果才比较理想。偶然误差:平衡摩擦力不准而造成误差;质量测量、长度测量中也存在偶然误差,可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了解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实验提供的器材,引导学生根据目的、器材大胆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清楚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将实验分为两个探究方向。提出在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测量这些物理量的简洁、可行性方案。利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a与F之间、a与m之间的定量关系利用电脑提供的Excel程序分析所测得两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根据两个探究的结果归纳、总结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对实验结果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