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与初中教学进行有效衔接内容提要:高中文言文教学要重视与初中教学进行有效衔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动机、方法,教学内容的选择、学生能力形成等几个方面着手,有效地强化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从而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衔接(作者简介:梁茂芬,生于1973年2月,教龄15年,中学一级教师,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论文《阅读教学要选好最佳切入点》发表在《中学语文》2009年第5期上;论文《小说主题多元解读的教学》发表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上。论文《高一语文教学与初中教学衔接的思考》发表在《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月B刊。)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初中阶段相比,目前高中所使用的新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以人教版高中教材为例,6册课本共34个单元,其中文言文有10个单元,将近占了课文总篇目的三分之一。这是一个绝不容忽视的教学领域。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由于教学目标、教材、考查方式等因素的不同,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初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跨度。如何搞好高中文言文教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一、明确目标,加强学习动机的衔接谈到文言文学习,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颇有微词:交际对话不用,为何要学?文字晦涩难懂,怎么学?学了只为了应付考试,有何意义?大部分学生坦言对文言文毫无兴趣。对他们而言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升入高中后,面对篇幅又长难度又大的文言文,这种心理就更严重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标单一,急功近利,因而学习兴趣日趋淡薄,学习效率也低下。叶圣陶先生说:“无论学什么学科,都该预先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认识清楚了,一切努力才有目标,有方向,不至于盲目的胡搅一阵。”所以学生升入高中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认清为什么要学好文言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文”的层面来说,学好文言文有益于学生“为人”与“为文”。首先,文言文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民族瑰宝,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教材节选的是名家名篇,前人的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道,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先贤,深沉的思想、高贵的品德、博大的襟怀,是我们民族永远的精神灯塔,其光芒照彻千古,沐浴古今。他们的灵魂,他们漫漫精神历练,被文言文记录着。学习这些名家名篇,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历练品质。其次,学习文言文是吸纳写作养料的重要途径。文言文行文简洁,遣词造句考究,意境优美,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影响深远。名家名篇,无论是立意、布局、谋篇,还是表达技巧,堪称写作的典范,非常值得学生学习、模仿、借鉴。文言文还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之一。在历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有相当多的佳作就活用了文言文的素材,如《李白的泪水》、《苏轼的赤壁》、《站在项脊轩的门口》。从“言”的层面来说,文言文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是“流”,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有表现力的典故、词汇,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存活在现代汉语中。学好文言文,让学生继承前人优美的语言,从中吸纳丰富、鲜活的营养,丰富现代汉语教学的内容。二、随文补充相关语法知识,加强语法知识的衔接高中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生学习文言文时“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1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高考考试大纲也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文言文词法、句法知识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比初中要求高多了。而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文言文知识积累有限,且不系统,难以适应高中的学习。因为在初中“语法不作为考试内容,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淡化语法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实词、虚词、短语结构类型、句子成分,要么认识模糊,要么知之甚少。高中课本尽管也加强了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的介绍,但又以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为前提,学生由于缺乏知识,无法从根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