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教学艺术风格的途径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高度成熟,或者说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乃在于形成个人独特的卓有成效的教学艺术风格。那么,如何促使每个教师在不懈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我们认为,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学校领导注意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的教学艺术风格(一)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发扬教学民主,对教师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要热忱赞助扶持,郑重对待。千篇一律、众口一腔是不好的。因为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百花齐放”,正标志着一个学校的活力。如有的学校之所以教学质量高、各方满意,其中一个因素是教师的教学个性突出、各显特色;而有的学校之所以教学质量长期抓不上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少教师被动地遵命教学,全盘教学处于一种无个性状态之中,缺乏生动活泼的特色。美国的哈里·道提出的建议是发人深思的,他说:“剧团需要风格各异的演员,假如他们各自努力、协调安排、相得益彰的话,总体效果是很好的。教师的团体也应是如此,校长更接近于一个剧团的总管,而不是一所工厂的总管。”②(二)须独具慧眼,发现每一个教师良好的风格苗头,并加以因势利导,使之发展为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学校领导要坚持听课、评课制度,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特点一旦发现端倪,便注意及时地给予多方面帮助,进行多渠道培养。因为教师劳动是一种个性化的劳动,教师的教学个性应受到尊重,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调动起每个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允许并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就是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尊重。所以周扬同志这样说:“我们要重视风格,也就是重视个人的独特性”,“风格就是个性”。应该说,“教师有权标新立异,有权创建自己的工作风格,选择这样那样的教学方法、活动形式、姿态、习惯。很遗憾,有时还见到这样热心的领导,他们对教师的个人行为、衣着都提出自己的主观主义的要求,坚持要教师采用这些或那些时髦的教学方法而不考虑他的个人特点和技能的特殊性”,而这是不利于教师发挥积极性和教学工作开展的。(三)教学评价工作,要把教师形成个人风格作为衡量教师成熟和教学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说来,教学评价是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力杠杆,运用得好,可以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而在其评价指标中增加形成教学艺术风格这样一条要求,可以导引教师自觉主动地去追求教学艺术,发挥教学个性和创造性,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二、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是每个教师应有的自觉追求(一)教师要有“乐教”的积极精神,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性的事业在今天,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是每一位普通教师所应有的观念。在教学这种艺术事业中,教师每每能享受到创造性的乐趣,然后这种乐趣更加强化了教师对教学艺术事业的追求,这就形成了乐教过程中的良性循环。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在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如特级教师斯霞同志的教学质朴、亲切、貌似平淡,而用心颇深,形成了“于质朴中见真功夫”的教学风格,是与她强烈的乐教爱生的事业心分不开的。①她为了孩子们,精心设计每一课教案,求教内行,查找资料,找标本、家庭访问、夜阑攻书……这样才形成自己独特的传为美谈的风格和艺术。有一次,仅仅为了让孩子们形象理解“格外鲜艳”这个词,在课堂上她就设计了如此精心动人的演示:将一支事先准备好的红蝴蝶结从讲台上拿出,与黑板作了映衬后,迈着轻捷的步子,走到沐浴着阳光的窗前,将红蝴蝶结戴在自己头上,然后笑盈盈地用清晰可亲的普通话问全体孩子:“现在,这红蝴蝶结的颜色怎样?”“格—外—鲜—艳!”孩子们齐声回答。斯霞老师笑了,她收到了预期效果。许多年过去,斯霞去外地讲学,一位曾听过她讲课的青年教师,紧紧握着她的手说:“斯老师,您讲的‘格外鲜艳’,使我至今难忘!”这是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啊!(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这是教师追求教学艺术风格的前提。因为教学的艺术性是建立在科学性之上的。所谓教学的科学性,就是说要使教学的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