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体打击应急处置方案1事故分析危险性分析1重叠作业,垂直交叉作业、高处作业下方未按规定架设合格的安全网或未设安全防护层;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3设备带病运转伤人;4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5安全水平兜网、脚手架上堆放的杂物未经清理,经扰动后发生落体伤人;6模板拆除工程中,支撑、模板伤人。7作业平台临边未设置18厘米高的挡脚板;8井下施工未按规定顶撑或固壁支护,未执行班班“敲帮问顶”等安全操作规程。事故类型: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的物体在力或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主体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设备操作、井下作业2事故特征A、突然性B、造成人员伤亡2应急组织与职责应急自救组织机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成员:现场所有人员职责1)组长职责:(1)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2)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指挥应急行动。(3)及时掌握现场事故险情;(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情况;(5)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2)组员职责:(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救治人员;(2)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3(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证事故现场井然;(4)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3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事故信息接受和通报程度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救援小队,应急救援队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启动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扩大应急响应程序启动本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大、发展趋势,应急自救组长向应急指挥部申请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应急措施1立即开展受伤害者的救援工作;2检查事故现场,消除隐患,疏散无关人员,防止事故后续发生;3设立警戒线,保护事故现场,若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4立即报告。2)警戒、疏散程序(1)警戒:由组员负责人员车辆控制,设立警戒区,禁止除4外来救援车辆、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和车辆进入。(2)疏散:由组员疏散现场人员,并清查有无人员留在事故区内。(3)疏散线路:事故点——安全地点。事后处理措施1加强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杜绝违章作业;2加强有关规范、标准的学习,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规范、标准的规定执行;3加强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教育,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克服习惯性违章;4.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及个体防护用品。5拆除作业有监护措施,有施工方案,有交底。6对起重吊装工进行安全交底,落实“十不吊”措施。7安全通道口、安全防护棚搭设双层防护,符合安全规范要求。8材料堆放控制高度,特别是临边作业。9高处作业应进行交底,工具入袋,严禁抛物。10模板作业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有交底,有检查,严禁大面积撬落。11组织进行模拟演练,对应急处置方案进行有效性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5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见附表1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单位报告,可以先用电话报告,简要说明事故的类型、危害、损失、原因、救援情况等。待事故救援完毕后再以书面形式补报。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自救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