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2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第第2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列举列举““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618年李渊(唐高祖)长安看课本,思考并找出: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唐朝建立的简单情况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一、唐王朝的建立一、唐王朝的建立一、唐王朝的建立一、唐王朝的建立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1、唐太宗即位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1、唐太宗即位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公元626—649年在位,年号“贞观”。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2、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治国措施)唐太宗为什么能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唐太宗怎样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唐太宗善于用人、善于纳谏有什么影响?(1)吸取隋亡隋亡教训,居安思危。(1)吸取隋亡隋亡教训,居安思危。(1)鼓励臣下直言,从谏如流。(纳谏:魏征)(2)选贤用能,知人善任,唯才是举。(重用人才)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2、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治国措施)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魏征长孙无忌秦叔宝杜如晦李靖程咬金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1)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2)善于用人、虚心纳谏;(3)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2、“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1)经济:(2)政治:(3)法律:改革赋役制度赋役制度:减少服役,以实物代役沿袭和完善完善隋代的“三省六三省六部”制部”制。修订法令,《《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皇帝皇帝中书省中书省吏部((起草政令起草政令))((审核审核))((执执行行))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三省六部制(隋唐)•黄河发洪水啦!皇上赶快下令派人抗洪抢险,那么这条政令应该是怎样下达并实施的呢?各部门的任务是什么呢?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唐太宗说: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3、“贞观新政”的影响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繁荣社会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开放社会安定开放国力逐步加强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0102030405060唐时中国世界其他地区唐时中国伊斯兰帝国世界其他地区唐朝全盛时占世界经济总量达到了百分之六十。数据来源《剑桥中国史》贞观之治诗句中的“唐宗”是谁?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宗”作一评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得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1)说这话的是谁?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