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岳麓版选修4

2012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岳麓版选修4_第1页
1/6
2012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岳麓版选修4_第2页
2/6
2012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岳麓版选修4_第3页
3/6
第 5 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标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用。【教学重、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难点: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知识梳理】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1、文武全才李渊次子,从小练习骑射,喜好文史。2、丰功伟绩公元 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定年号为武德,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哥哥被立为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李世民指挥作战有他的一套谋略,后人给他总结了一些经验,从这些经验里可以看出他过人的军事才华,唐太宗是一个很突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指挥家。 3、玄武门之变626 年 7 月 2 日,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 思考:如何评价玄武门之变?二、贞观之治1、概念:唐太宗在位时期封建政治开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文化繁荣,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它是封建地主阶级治国安邦的政治典范。2、原因和条件:(1)主观:① ② (2)客观:③ ④ ⑤ 3、内容与措施:(1)政治方面① 完善制度: ② 制定律法: ★知识链接:“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有一次,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制止盗贼的事儿,有人主张制定严酷的法律。唐太宗说:“民众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我应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律呢?”几年之后,天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在民间选拔官员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假冒的人,唐太宗打算按照已经发布的命令处死他们。兵部郎中戴胄劝阻说:“按照法律应该处以流放”。唐太宗生气地说:“你想遵守法律从而使我失去信誉吗?”戴胄说:“皇帝的命令是出于一时的喜怒而下达的,而法律是国家公布的用来取信于天下的。陛下对欺诈之事很愤恨,因此要杀掉他们,当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这么做。如果用法律来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取得整个天下的信任”。唐太宗说:“你能这样执法,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③ 发展科举: 有一次,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人,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来为我服务来啦。科举考试分两种,一是常举,定期举行,一是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 岳麓版选修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