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创业的六大模式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必定拥有很多优秀的员工,这同样也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有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优秀的员工必定会期望在企业中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当企业的发展不能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企业要面临人才流失。对企业而言,如果优秀的员工要走,企业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强留,要么放手。但是与其强留阻碍他们的个人发展,不如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来或许等公司强大的时候他们还能回来为公司继续效力。但是如果员工仅仅是因为短期内在公司不能获得较大的发展而选择离职的话,对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很多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只要给优秀的员工合理的薪酬就能留住他们,然而事实上,很多企业为了能留住优秀的骨干和员工,都会给予他们或升职加薪或更高的福利,但是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优秀员工,这足以证明,升职、加薪和高福利并不能满足优秀员工成长的愿望。那么对他们而言,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只有真正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留住他们。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果升职、加薪和高福利不能满足优秀员工,那么他们真正需要的应该就是“成就感”了。简单来说,就是满足他们想当老板的愿望。企业内部可以出现好几个老板吗?答案是可以的,当然这要建立在内部创业的基础上。内部创业就是有创意的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开展某项业务内容和工作项目。从表面上来看,企业是在用自己的资源成全别人,但是事实上,员工进行内部创业,最终受益的是企业——内部创业不仅可以满足优秀员工想当老板的愿望,还可以推动企业实现安定化运作。同时通过对员工授权,可以减轻企业负责人的负担,员工的创业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思路。由此可见,不管是员工还是企业,都可以从内部创业中受益。★对员工来说,与其从公司出来自己创业,不如充分利用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内部创业,更快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员工因为已经在公司成长过一段时间,所以对公司的发展状况和环境比较熟悉,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更恰当、合理地运用企业的资源,同时也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开发新市场和新领域上。企业对于员工的内部创业是持积极态度的,并为其营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即使员工创业失败,也有企业来做支撑,可以降低员工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一来,员工心理压力小了,更能放心大胆地去创业,同时也可以增强员工创业的自信,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对企业而言,建立一套合理的内部创业机制,可以在帮助优秀员工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为企业留住他们,使之继续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在内部创业的推动下,企业也可以创新经营方式,拓展市场范围,推动企业更长远地发展。此外,构建成熟的内部创业体系,也可以让企业在内部创业的过程中发现组织体系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地进行反思,从而有效地修正自己,探索出一条可操作的发展之路,确保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拥有可持续性的价值。内部创业体系是推动企业构建和形成优秀组织架构的重要武器,同时也是使企业保持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在实际的操作和运行过程中,有6种内部创业的操作模式可供企业参考。模式一:阶段管理式★代表企业:柯达柯达内部创业体系的特色在于其对创新体系进行阶段式管理。员工提出的各种各样的创意,可能与公司主营的业务相关,也可能不相关,但是在这种创业体系中,与公司主营业务不相关的创新提议中大概有10%的提议可以获得NOD(NewOpportunityDevelopment,即新业务开发)部门高达2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而这一阶段的创新提议可以说是处于创业设想的开发阶段,创业设想提出人可以利用20%的工作时间来完善和实现这一设想。如果在经过了第一阶段之后,发现这一设想是切实可行的,那么创业设想就可以进入到业务开发阶段。此时,创意发起人就可以离开本职工作,专门从事创业项目的开展和执行,同时创业项目也可以获得7.5万美元的资助。创意发起人需要成立项目小组,进行项目规划书的撰写以及产品模型的开发等,NOD部门会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和支持。创业项目在业务开发阶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