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牢固认识--以生命科学部分教学为例摘要:在小学阶段,生命科学世界的教学内容有其独特的意义,生命教育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做好生命科学的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获取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本文以生命科学部分教学为例,简单论述如何让小学生的认识构建的更加牢固。关键词:生命科学;活动教学;提高认识引言众所周知,小学生对于生命以及世界的认识还不健全,因此对于书本上片面的文字教学,显然会有不理解的地方,且无法形成牢固的认识。因此,组织活动甚至是组织游戏进行教学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活动教学可以让孩子们的身心完全投入教学活动中,能够对教学内容迅速的建立认识,并且很难忘记。就比如“老鹰捉小鸡”这个活动,虽是最简单的游戏,学生在玩过一次之后就能迅速明白并记住这两种生物物种,三种角色的关系:老鹰和鸡是敌对关系,母鸡保护着小鸡。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地球上有如此众多的生物种类,它们塞满了几乎一切可以生存的空间,而且每一种生物的生存发展,都以其他种类生物的生存发展为前提,一种或几种生物的消亡,可能对其他生物造成灾难性的后果[1]。这种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非生命自然界中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我们可称之为生命的网络,生命之网。而人类也是这个网络的一部分,而且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因此,小学科学课程,需要结合活动来进行教育。一、组织契合教学主题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意识、生命安全、生命尊严、生命关怀和生命价值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显得极为重要,因为生命世界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且复杂。如在小学三年级通过身边的植物以及常见的动物的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生命世界。而如《我们来养蚕》这一内容,由于地理差异,住在北方的孩子无法完成此项内容,可以将将此内容改为饲养黄粉蝶等身边感兴趣的小动物,并做好观察记录[2]。同样能够通过活动来提高他们对生命的认识。例如《植物的一生》以辣椒为例,通过让学生亲历种植、观察、记录、整理数据等活动,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与伟大。二、组织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在科学教学中可以根据科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读、写、听等各种方法,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在渗透生命教育过程中,不能一次性交很多,也不能从主观臆想出发,而是要紧扣教材的知识点,在保证完成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完成教学。例如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一课的学习,在教学中让每位学生体验用一只手系红领巾很费时,很不灵活;再让学生体会如果一只脚不好,一只脚来回走路,很不方便,体会身体不易保持平衡。通过这些体验活动让学生知道身体左右对称是有很大作用的,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在不同的形式的活动中,由于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新的事物更加容易接受,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认知,建立牢固的认识[3]。三、结论生命科学教育是人生的终身教育。我希望全社会都共同营造生命教育的良好氛围。在生命科学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随时渗透生命教育知识,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灯,激发孩子生命的活力,提升孩子生命的价值与质量,满足学生的生命发展需要,促进生命全面、自由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使学生更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仅能使得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班级管理和集体教育以及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1]刘铁芳.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4.[2]郑晓江.感悟生命[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121.[3]冯建军.生命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