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城市排水体制摘要: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目前仍面临城市排放不合理、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不同步和管理不到位、城市排水系统仍存在投资不足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城市排水排水体制1引言我国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可分为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类型。作为城市收集和输送污水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城市排水体制不仅起到排污、防涝和减灾的作用,还能通过再回收利用城市污水,使城市污水产生净化再生,发挥城市水循环畅通的功能,达到保护良好的城市水环境,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当前,我国城市排水体制仍面临城市旧城区合流制排放不合理、改造困难;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不同步和管理不到位;城市排水系统仍存在投资不足等问题,下面针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供对城市排水体制领域的研究参考。2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现状分析2.1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现状2.1.1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率明显提高,城市化水平从2005年的43%提高到了2010年的47.5%。我国城市排水事业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仅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在城镇的污水处理以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新增加的投资额就有3300多亿元人民币;在城市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中,大批陈旧管网的更新和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的改造需要500亿元以上的投资。[1]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了40%;预计到2015年,城市公共排水管网污水收集率不低于8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不低于60%。城市排水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2我国城市排水现行体制在我国现行城市排水体制中,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类基本体制:1.合流制合流制就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采用一个管渠系统进行输送、处理和排放的一种体制。合流制又可分为直排式、截流式与全处理式合流制三种方式。直排式就是不经任何处理将城市污水和雨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一种合流制排放方式。这种方式比较落后,一般在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存在。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污水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日显突出,直排式没有对污水进行适当的处理就直接将城市污水和雨水进行了排放,因此出现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截流式是在直排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合流制排放方式。通过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同时选择设置合适的溢流井和在末端建设污水处理厂等进行污水处理后排放。截流式在雨量不是太大,混合污水量在截流管的设计流量内时,能有效处理初期雨水和污水,有利于保护水体。但在超过截流管的设计流量内时,超出部分从溢流井溢出,将会给城市河道水体带来短期、局部的水污染。截流式还需要污水厂具有较高的污水处理工艺来解决大量进入处理厂的污水,这对成本和处理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全处理式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一种合流制排放方式。由于全处理式对水体污染最小,但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技术要求更高,需要更大的投资与运营费用,因此一般在雨量较小并且对水体水质相对有较高要求的地区应用。2.分流制分流制是采用多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的一种体制。按照雨水的不同排放方式,分流制可分为完全式、不完全式与截流式分流制。完全式分流制设有污水、雨水两个管渠系统,污水管渠系统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送往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或利用或排放。雨水管渠系统由各种排水设施将城市内的雨水及部分较洁净的工业废水集中就近排入水体。不完全式分流制不建雨水排水系统,只建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沿着城市地面、道路边沟及明渠直接流入水体。或在城市原有渠道排水能力不足的地方修建部分雨水管道进行排放,待城市发展或雨水排水系统资金落实后再修建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式分流制由于投资较少,在我国许多城市仍在使用,尤其在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但由于不完全式分流制没有完整的雨水管道,在多雨且地势平坦易造成积水地区,雨季时期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及径流污染,因此不宜采用。截流式分流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