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VIP免费

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_第1页
1/27
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_第2页
2/27
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_第3页
3/27
2014届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第一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过渡时期)(1949——1956)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发展(1956——1976)。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时期)。【历史分期】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阶段特征】本阶段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五计划的开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56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空穿梭】加强重大事件的记忆二、概况:1、政治:1949年,新政协会议召开,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195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2、经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五计划”的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3、思想: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推动了科技文化新局面。4、外交: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采取“一边倒”的方针,打破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5、社会生活:实行粮食、食用油等统购统销;人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取缔丑恶现象,颁布《婚姻法》,社会风气根本改变。相继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迅速。《人民日报》等成为党的喉舌,《光明日报》等并存。【典例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39题)(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内忧外患。(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10分)原因: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8分)(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3分)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2分)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分)2014届高考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第二讲第二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1956——1976)1956——1976年的基本特征是“曲折探索”。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由“左倾”思想发展到“极左”泛滥,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总之,这个时期是成绩与挫折并存。【阶段特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现代史(通史复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