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效课堂的误区VIP免费

高效课堂的误区_第1页
1/4
高效课堂的误区_第2页
2/4
高效课堂的误区_第3页
3/4
“高效课堂”模式运行中的误区内容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这一先进的教学模式在一线教学的实际操作中却走入了“三重”“三轻”的误区。很多教师片面的理解“高效”的含义,将解决大量准备好的问题作为课堂实现高效的衡量标志,却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忽略了朗读的作用,使课堂丧失了语文之美,丧失了思维品位。关键词:高效课堂“三重”“三轻”中央教育研究所韩立福教授提出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发现生成解决为主线,以问题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问题解决途径的有效教学模式。其基本涵义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和教师以问题发现为主线进行评价性的自主合作学习,对生成问题进行互导性的合作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问题探究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反思型、智慧型的“懒”教师和善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勤学生,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最终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实现课堂有效乃至高效的目的。韩教授的这种“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师生的热烈追捧。它曾在多个学校进行实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收到了令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满意的实验效果。现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在我省的很多学校进行试验,收到了一定的实验效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也确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操作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一、重问题解决,轻思维训练。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诚然,能提出问题表明人的大脑正在进行着紧张周密的思考,而且问题提出的深刻与否直接反映着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这的确是很重要的。但问题提出后如何解决,却是考验人的思维能力,展示人的思维水平的过程。所以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水平的过程。而个人语文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提高的标志之一,就是思维水平的提高。但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运行中,很多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学生思维水平的训练。一次有教师讲授巴金先生的短文两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日》·《月》)。从背景介绍到作者简介再到课文分析全部都以问题形式呈现,再由学生"讨论--归纳--展示--讲解"完成,整个课堂进行的热火朝天。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这节课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喜悦之余又不免让人隐隐担忧。1.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导”有没有必要?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课堂于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失去了作用,就要退出课堂。我们不否认学生的智慧,但从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上说,教师还是会高于学生的。如果一节课教师从头至尾一言不发,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体现?或者只言片语插科打诨,仅为了调节气氛或把握节奏,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何处?当然,高效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做的课前准备很多,如整理打印“三单一案”这一项工作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就已经从课堂转到了课外,角色从台前转到了幕后。也并不是说这些资料准备好,就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如果整节课,教师导得不到位、不够,必然会让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这些鱼儿无论怎么跳也翻不出大浪花来。所以高效课堂运行中还是要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和指导就会盘活陷入僵局的课堂这盘死棋,会让整个课堂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境界。2.学生过度依赖参考资料,思维能力如何培养?不可否认,问题训练也是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手段之一。但大多数学生完全依赖手头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完全不动脑子,至于这个答案从何而来,为什么是这样,从哪个角度思考的,却是无人关注的问题。所以往往在结果展示环节,学生展示的答案无懈可击,几近完美,这好像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试想,学生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效课堂的误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