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这是一座村庄VIP免费

这是一座村庄_第1页
1/2
这是一座村庄_第2页
2/2
《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认识本课的1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翩翩起舞”等词语。读写“渺茫、灶旁、超出、面庞、仪表、焕然一新”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了解诗歌每一部分的大致内容,感悟诗歌优美的语言。4、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歌优美语言,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变化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法:阅读、启发谈话、欣赏、练习。教学流程:一、导入首先播放《春天的故事》的前几句歌词,然后启发提问学生:歌词中那个“圈”指的是哪里?——深圳,那位老人又是谁呢?——邓小平爷爷。过渡: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深圳已成为国际花园城市,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具有时代特征的画面——深圳的今天。(多媒体)问:今天的深圳如此美丽,如此壮观,那么,邓爷爷没有画这个圈之前又是怎样的呢?再放一组“深圳昨天”的录像画面)。有一首诗对深圳的昨天、今天进行了具体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学生齐读课题。二、学生自由读1、设疑:这首诗共有几节?每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哪些小节写的是深圳的今天,哪些小节写的是深圳的昨天?2、同桌交流。指名回答,集体订正。三、指导学习第(1~2小节)1、读读想想:深圳的昨天是怎样的?诗人是怎样描绘的?请读出有关诗句,找出重点词语,教师板书:贫穷落后2、理解重点词语:困扰、渺茫、摇晃的夕阳。3、指导朗读诗?教师讲解:语调迟缓低沉,教师从中指导。四、指导学习第(3~7小节)1、设疑:这样贫穷落后与现代文明相距遥远的小村庄,几年时间(80年改革开放——82年作者写这首诗)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2、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划出有关句子。3、全班交流明确。师板书。4、小结过渡:这是环境的变化,即物质文明的变化。那么人们的思想即精神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作者在哪两小节诗中有描写(6~7)?怎样描写的?5、请两生分别读六、七两节,教师指导。6、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遨游”“翩翩起舞”的含义?解释“探寻的目光已越出国界射向四方”这句诗的大意。进而理解两节诗的意思。7、学生回答,教师点拨。8、小结:深圳人不仅物质文明发生了巨变,精神文明也发生了巨变,他们眼光开阔了,放远了,再不是只求一日三餐吃饱饭的眼前利益,而是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由此可见,深圳的环境变了,深圳人的精神面貌也变了。那么用哪个词概括变化后的深圳好呢?——文明富强。9、这部分共有五节,要求用高昂兴奋、喜悦自豪的语调来读,然后全班齐读,教师从中指导。五、指导学习(第8小节)1、一个当年的小渔村有这样惊人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读第8小节,找出答案,教师板书:改革开放。2、教师设疑:这节诗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春天的小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北方预示着什么?春天是什么样的?3、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教师点拨:诗人把改革开放后,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的深圳人比作春天的小燕子;小燕子从温暖的南方飞到北方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春天从南到北一片新绿,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4、小结:深圳特区的建设成就向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活力,使大家从深圳这个窗口看到了祖国美好的前景。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才决定把改革开放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使之到处开花结果。时至今日,我们的国家不仅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深圳,改革开放之花开遍了祖国大地。这怎能不令人振奋呢?让我们带着兴奋、带着自豪之情齐读第8节。5、畅想明天。引:深圳的今天这样美好,那么深圳的明天呢?根据你的想象用语言描述出来。6、学生自己思考,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7、读全诗。引:让我们带着对深圳明天的美好憧憬,带着对深圳今天的无比自豪之情,齐读这首诗,读出对比,读出激情。六、六、总结刚才我们带着喜悦,带着自豪之情学习了《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我们为深圳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这是一座村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