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参52规范性引用文件63术语和定义96献血场所布局107固定献血场所面积1311献血场所关键物料WS/T401-2012献血场所配置要求拼音、,■、.前言1范围6.13.1献血场所blooddonationsession6.23.2固定献血场所fixedblooddonationsession6.33.3临时献血场所temporaryblooddonationsession6.43.4献血车blooddonationmobile74献血场所数量85献血场所选址119献血场所设施•11.19.1供电•11.29.2室内温度调节与空气消毒•11.39.3给排水•11.49.4消防•11.59.5信息•11.69.6洗手•11.79.7献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11.89.8无偿献血宣传1210献血场所设备和器具1拼音[返WS/T401-2012xianxuechangsuopeizhiyaoqiu2英文参考RequirementsforallocationofblooddonationsessionsICS11.020C05WS/T401-2012献血场所配置要求《献血场所配置要求》为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由卫生部于2012年12月3日卫通〔2012〕21号发布,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发》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血液中心、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浙江省血液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永建、王鸿捷、盂忠华、林豪、赖东生、曾嘉。献血场所配置要求[返回]本标准规定了献血场所配置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行政区划没置献血场所。[返回]52规范性引用文件[返回]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63术语和定义[返回]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6.13.1献血场所blooddonationsession为献血者提供献血前健康征询、健康捡查和血液采集等献血服务的场所。献血场所分为固定献血场所、临时献血场所和献血车三种类型。6.23.2固定献血场所fixedblooddonationsession设立在建筑物内部的专用献血场所,包括血站住所内的献血室和血站住所以外的献血屋。6.33.3临时献血场所temporaryblooddonationsession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的住所内临时设立的献血场所。6.43.4献血车blooddonationmobile提供车上献血服务的专业车辆。74献血场所数量[返回]4.1在血站住所内应至少设立1个献血室。4.2年献血人次为1万以下的,宜设立2个〜3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1个献血屋。4.3年献血人次为1万〜4万以下的,宜设立4个〜5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1个〜2个献血屋。4.4年献血人次为4万〜8万以下的,宜设立6个〜7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3个〜5个献血屋。4.5年献血人次为8万〜12万的,宜设立8个〜12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有6个〜10个献血屋。4.6年献血人次为12万以上的,每增加1万〜2万人次,宜增设1个〜2个献血场所,其中至少应增设1个献血屋。85献血场所选址[返回]宜选择附近没有污染源、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方便献血者的地点。96献血场所布局[返回]宜分别设置献血者健康征询与检查区、血液采集区和休息区。「返回J07固定献血场所面积[返回]7.1日献全血人数在60人及以上的,宜设置4个以上采血位,总面积宜在90m2以上。7.2日献全血人数在60人以下、20人以上的,宜设置3个〜4个采血位,总面积宜在60m2以上。7.3日献全血人数在20人及以下的,宜设置1个〜2个采血位,总面积宜在40m2以上。7.4开展单采的献血场所,宜在7.1、7.2、7.3的基础上按每台血液成分单采机5m2相应增加面积。8献血场所医务人员数量8.1日献血人数在60人以上的,宜配备医务人员6人以上。8.2日献血人数在60人以下、20人以上的,宜配备医务人员3人〜6人。8.3日均献血人数在20人及以下的,宜配备医务人员2人。8.4开展单采的献血场所,宜在8.1、8.2、8.3的基础上按每台血液成分单采机1人相应增加医务人员。119献血场所设施[返回]11.19.1供电应保证献血服务工作的用电需求,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血液成分单采机应配备不间断电力供应设施,当外接电源中断后应保证血液成分单采机至少能继续运行30min。11.29.2室内温度调节与空气消毒应配备室内温度调节和空气消毒设施,室内温度和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