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人变电站的管理方案摘要: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变电站担负着城市供电的重要职责,其安全稳定运行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现代社会电力需求,变电站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应用。以无人管理模式技术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有效地提高了变电站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等对供电稳定性的影响。本文就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此为我国输变电技术发展以及相关推广应用工作奠定基础。关键词: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可靠性在传统变电站的运用管理中以有人方式对变电站进行监控,这一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供应成本、增加了人为控制造成的失误风险。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传统变电站运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变电站运用需求,现代变电站利用远程监控技术以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无人方式的推广与应用。以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提高技术经济效益、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通过变电站无人管理技术保障了系统安全、减少而来人为误操作造成的事故发生。同时,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还能够减少大量的人员、降低了供电综合成本,为现代电力企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变电站无人管理技术特点、优势的分析入手,对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应用要点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述。1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技术特点与优势无人变电站管理模式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其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路通信技术实现了变电站的自动运行以及人员远程信息获取与控制。无人管理模式变电站的技术特点既是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变电站的无人管理,其技术特点与现代自动控制技术相类似。而这一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极大的减少变电站人员的配置、减少变电站劳动强度,同时无人变电站模式与技术还能够极大的降低供电综合成本,为进一步稳定电价、保障社会物价稳定奠定基础。基于变电站无人管理模式的技术特点与优势顺应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满足自动化供电系统的需求,在现代变电站的建设与改造中,无人管理模式是变电站首选技术,也是变电站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2无人变电站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1通信通道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电业局的通信传输网络是以微波通信为骨架,辅以一点多址微波或扩频通信,以及电力载波和少量的通信电缆。而且仅有部分通信站点形成了双通道,大部分采用的是单通道,根本满足不了无人变电站高速率传输信息和可靠通信的要求。2.2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未同步规划和升级对无人变电站实行远方监控,完全依赖于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但由于无人变电站建设较晚,大部分电业局在选择调度自动化系统时未预留足够的系统容量。还有部分电业局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功能不完善和可靠性差等缺陷,且未及时升级。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无人变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2.3无人变电站部分设备性能质量不可靠无人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好坏与设备性能质量是否可靠息息相关,特别是开关设备和综合自动化设备。由于开关设备拒分拒合、分合不到位和综合自动化设备元器件损坏、出现误码等造成无人变电站运行故障和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2.4无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工作未跟上少数电业局对无人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无人变电站变成了无人管理站,巡视不到位,疏于维护,以致设备状况极差。对新成立的维操队也未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维操队员在变电站之间进行象征性地交换后即正式上岗,因而不能胜任新的工作。2.5五防功能不完善由于不少调度自动化主站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设计、选型时未考虑防误操作功能,因此,在进行远方遥控操作时失去了防误闭锁。比如,当2个无人变电站的联络线检修竣工后,若对侧地线未拆除,此时,通过监控主机仍有可能进行操作,从而造成带地线合闸的误操作。3对无人变电站管理应采取的方案3.1.统一制定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以往的安全生产规程和运行管理制度应结合无人变电站实际,及时修订规程和管理制度,优化各类运行记录,运用PDA巡检装置,推行变电站标准化电子巡视,避免巡视盲点和漏点,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安全职责。同时,结合各站运行特点,推行运行规程现场化,将设备运行标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