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为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幼儿园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特制定本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我园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我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紧急避险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除了重要部位负责人外,我园教师和幼儿一起疏散。二、演练要求:1、提高对地震演练活动的认识,防止出现懒散麻痹思想、组织不力等现象;2、本次活动为地震应急模拟演练,各班要对幼儿进行说明活动的意义和要求,防止发生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校园的安定和谐。3、各班主任演练前召开班会,组织幼儿观看地震科教片、查阅相关地震资料等知识,讲解避震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4、为保证本次演练安全有序进行,在本次活动开展前,各班级应自行安排幼儿在活动时间预先演练一次,总结经验。5、教育幼儿疏散途中高年级避让低年级的原则,遇见前面有磕倒的幼儿应马上告知后面幼儿,并迅速搀扶起来,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6、全体教师要认真阅读本方案,相关责任已具体到人,各责任人做好各演练环节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各班疏散指令的衔接,确保疏散有序。7、让幼儿熟悉应急避震的动作要领:就近躲到桌边蹲下双手护头不排队不拥挤迅速按路线撤离。8、让幼儿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9、演练如在上课期间,任课教师应即时指挥疏导本班级幼儿撤离并尾随其后。10、各楼层疏散管理员按照先小后大、先右后左、先生后师的原则,严防幼儿发生拥挤、踩踏事件。三、演练内容:1、演练主要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合,以防余震发生。2、警报长鸣信号:警报拉响,幼儿进行应急避震;约10钟后(主震结束),立刻组织幼儿疏散。到达大门口集合地点。3、听到警报声后按预订预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3分钟内完成。最后班主任在疏散地点统计人数。四、演练安排:演练时间:2017年5月11日上午10:00。五、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园长副总指挥:安全员成员:幼儿园全体教师信号:顾六、演练流程1.幼儿排队:听到演练警报声,教师迅速组织班级幼儿排成第一、两纵队。2.撤离教室:教师领队,幼儿排二列队伍下楼道,分班按下列路线疏散:二楼小班、中一班、中二班、从西边楼梯下走到大门口户外。三楼大三班、大四班、大一班、大二从东边楼梯下走到大门口户外。两个楼梯的疏散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选择最畅通的楼道疏散幼儿。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能抢先下楼,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注意:具体疏散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听从疏散指挥教师的指挥。疏散通道必须保证时刻畅通。幼儿从前后门撤离到幼儿园门口。3.从教室撤出的幼儿,双手护头一个跟着一个迅速撤离。4.清点人数:幼儿撤出后,教师带领幼儿到指定的位置,幼儿继续双手护头蹲下。班主任清点人数。七、疏散注意事项:1、各班要严格按照疏散路线图就近楼梯疏散的原则,进行有顺序地疏散,不排队,下楼梯时靠右行,不准幼儿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严防踩踏。2、负责每层疏散的管理员老师,指挥幼儿有秩序疏散。3、疏散过程中,要“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的动作要领4、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以班为单位集中整队,清点人数后,按课间操队形站列,以班级为单位向总指挥报告。八、演练结束:待总指挥总结讲话结束后,演练结束。附:简要避震知识当发生地震时,应该做到: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2、在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