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共图书馆如何提升未成年人服务核心能力】县级公共图书馆借阅制度摘要:以XX县区图书馆为例,就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免费开放等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下提升未成年人服务的核心能力。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读者服务;免费开放2011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2011年底前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图书馆免费开放后面临读者和运行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加大等一系列新问题。在新形势的挑战与竞争中,我们要如何提升未成年人服务的核心能力。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担负着公民教育的重要职责,是一个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补充,是一种养成教育。公共图书馆服务所具有的全民性、全程性、自由性的特点是任何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替代的。关心和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为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现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县级图书馆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点亮未成年人阅读之灯。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优化馆内阅读环境图书馆只有创造一流的阅读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未成年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使他们快乐地亲近书籍。少儿阅览室气氛应具亲和力,体现出亲切友善、多彩的情调,能够让儿童感觉轻松、愉悦。本着这一宗旨,XX县区图书馆建立多功能少儿阅览室,将少儿室划为借阅区、阅览区、朗诵区及多媒体阅读区,并迎合少年儿童年龄的特点,陈设布置上力求宽松舒适,更换了以往高大冗长的书架,代之以五颜六色的儿童专用小书架。阅读桌椅形态各异,有橙色圆形小书桌等,再点缀一些绿色盆景,梁柱上醒目的“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等宣传标语,这些都会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无需语言诱第1页共3页导和费心劝说,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这个环境中。2、充分发挥文献资源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引导青少年好读书、读好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特别是未成年人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一本好书不失为其人生的导师。加强少儿文献资源的建设,广泛征集孩子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购进自然科普读物、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以及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书籍等作为主要藏书,同时,注重特色图书品种的积累。为了有效地引导未成年人读好书、好读书,XX县区图书馆将馆藏优秀图书通过网络、橱窗、版面、宣传单等形式,分期、分批、分专题向未成年人进行宣传推荐,使他们及时了解新书、好书的出版动态,从而选择优秀图书进行阅读。3、充分发挥电子阅览室的作用,倡导健康的网络阅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成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网络教育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少年儿童是电子阅览室的重要读者群,但他们自控能力差,如何引导未成年人进行健康的网络阅读成为我们应认真探讨的问题。首先,图书馆应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充分考虑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购置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电子读物和视听资源,如如未成人喜闻乐见的动漫作品等。其次,在服务少儿读者的同时,图书馆也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限制措施,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网络上不良内容的毒害。例如严禁安装大型虚拟游戏和有暴力、色情内容的游戏,通过过滤软件封堵不健康内容的网站等。还应对其上网时间严格限制,除节假日外,其他时间一律不接待少年儿童,并规定每人每天累计上网时间不超过1小时,以保证少年儿童的正常学习和休息。同时加强监督,实行实名制管理。4、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对未成年读者进行多角度教育,扩大影响力(1)结合当年形势,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儿童书法、绘画展,征文活动等。(2)播放优秀影视作品,愉悦读者身心。影视作品是孩子第2页共3页们的最爱,利用这种资源对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更容易被他们接受。(3)健全和完善“馆校合作”模式,加强与学校和家长的沟通,学校是青少年生活时间最长、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