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按照《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并落实。2.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委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遇有紧急问题及时开会讨论。3.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率。4.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本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每月对医院感染监测及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5.应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应对感染患者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并参照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合理选用抗菌药物。6.每月组织本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保洁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指导,每季度考核一次;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的宣传及教育。7.医疗废物管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正确分类与收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一旦发生前述情形时,应按照我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医疗废物交接记录齐全,资料保存三年。8.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报告,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9.接受医院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第1页共7页导,落实医院感染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做好相应记录。第二篇: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医院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基本要求1、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全体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特别是急诊、皮肤科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2、诊室应通风良好,做好空气消毒。3、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手足口病病人,应立即请手足口病临床救治专家进行进一步明确诊断。4、重视消毒隔离工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5、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6、做好转诊工作。二、病区的消毒隔离1、紫外线消毒。一般按每立方空间紫外线灯瓦数≥1.5w,大约为每10个地面平方一盏30w紫外线灯管,照射时间一般为30~60min,每天2~3次。2、开窗通风,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3、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诊室地面要湿式拖扫,用有效氯含量为500~1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拖地,消毒剂用量不得少于100ml/m2。拖把应专用,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等,用有效氯含量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消毒作用时间10~15分钟。三、手足口病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1、诊室病人使用过的被服床单等要每日更换消毒清洗,可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无纺布帽子、衣服、口罩、鞋套及病儿的尿垫等,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第2页共7页2、手足口病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有标识垃圾袋盛装,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存放容器必需加盖。3、体温计使用后可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使用后应及时用75%乙醇擦拭消毒。6、运载手足口病病人的交通工具及用后的消毒救护车运载手足口病人应开窗通风、病人离车后应立即对车内空间及担架、推车等物品用0.5%的过氧乙酸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7、医务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应立即进行卫生手消毒。卫生手消毒可采用有效碘含量0.3%~0.5%的碘伏消毒液、含乙醇和洗必泰的复方快速手消毒剂或75%的乙醇溶液也可应用,防止因医务人员的手造成的交叉感染。第三篇:病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病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1、病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兼职监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