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精神现状调查研究摘要:广东省职业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精神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但存在实践与理论认识的脱节现象。不同类型学校职业精神水平存在不均衡问题。女教师职业精神水平高于男教师;不同年龄教师职业精神存在年龄越大了解程度越高的现象;学历与职业精神水平呈现某种程度的负相关;呈现出职称越高,工作年限越久,职业精神水平越高的规律。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精神;现状调查;广东省作者简介:林幸福,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院校德育。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1-0047-09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是从事、坚守与奉献教育事业的动力源泉与精神支撑,从根本上制约着职业价值的实现与教育目标的完成。[1]现阶段,虽然教师职业精神建设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如教师职业责任心增强、对学生的关注度提高、职业操守与职业信念有较大提升等,然而仍突显出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学界目前对这一群体的职业精神的关注不足,鲜有涉及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群体职业精神的研究,比起普通学校,职业学校德育队伍职业精神研究水平与质量上仍很滞后。因此,对其职业精神的重点关注和专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研究旨在对当前广东省职业学校德育队伍职业精神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诊断当前广东省职业学校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精神问题,剖析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探讨对策,为职业学校培育和提升德育教师队伍职业精神提供参考。一、研究设计主要以广东省职业学校德育教师队伍为样本,采用分层抽样法,从学校类型、德育队伍结构、数量进行抽取,共调查了87所中职学校德育教师75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40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得有效问卷73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47%,可采用。同时,对部分需要深入了解的内容进行访谈,确保研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究效度。(一)研究工具本研究预先对50位职业学校德育干部、德育教师、班主任和学生进行开放式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师职业精神的认识和感受,同时,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如结合邱吉[2]、彭海[3]、金伟[4]、钟健雄[5]等人的职业精神的理论与问卷设计,形成封闭式“广东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职业精神”的调查问卷。问卷共36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主要包括对“职业精神”的了解、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行为、职业使命6个维度。问卷采用利克特五点式量表,数字1表示非常不符合,数字5表示非常符合,数字3表示中性水平,大于或小于3都表示高于或低于中性水平。同时,本研究采用样本数据(n=731),运用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所有题目标準化负荷系数介于0.51~0.84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效度良好。上述六个因素模型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得到较好地验证,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克伦巴赫a系数和重测信度来考察问卷的信度。根据SPSS19.0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出各个要素以及总量表的a系数,其中总量表的克伦巴赫a系数为0.861,各要素a系数0.655-0.793。心理测量学的有关研究表明,重复测量的时间间隔在30天左右时其重测信度比较准确。因此,在距离初试一个月后,我们分层抽取200人进行了问卷信度重测,结果显示,其重测信度相关系数为a=0.786。上述两种方法考察的结果均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研究者进一步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考察。问卷中各要素间的相关值介于0.211-0.353之间,基本上属于中等偏低的相关。根据心理测量学关于结构效度的理论,如果某一测验内部各项目之间相关系数低,表明它们是异质的,问卷各要素间具有较好的独立性。另外,问卷各要素与总问卷的相关介于0.674-0.778之间,皆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属于较高相关,表明各要素与整体概念及方向是一致的。(二)数据处理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全部采用SPSS19.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采用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方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