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课”中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摘要: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把理想信仰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关键词:两课;理想信念教育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6-0001-01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当代大学生有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但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现阶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1.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1.1国际因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冲突,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表现出价值取向的多元、理想信念的模糊。1.2国内因素。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甚至动摇,对前途有迷茫感。近几年来各大电视台兴起的选秀活动,比如超级女生等一夜成名的神话,更是冲击着大学生勤奋刻苦、脚踏实地地信念。1.3教育因素。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一个人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也具有时间性、层次性和连贯性、衔接性。理想信念教育最终要作用于人的思想,并外化为具体行动,如果寄希望于通过一门课程、一项活动、一次谈话就能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目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就是系统化教育各自为政,衔接性不强;总目标定位过高,年级目标缺失;教育内容重叠,抽象。1.4家庭因素。家庭、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口径不一致,是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与父母的养育方式、个体认同密切相关。比如家庭中的明哲保身与学校的教育相背离,家长的不当示范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校的正面教育冲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1.5理想信念教育自身量化困难。理想信念教育效果通过人的思想表现出来,而人的思想是很难用数字去衡量的,这是德育逐步沦为软指标,甚至被忽视的重要原因。2.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探索2.1强化大学生主体意识,发挥自我教育的价值。要加强大学生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仅是教学,而是要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体现人文关怀;不仅是对学生单向的书本灌输,更要通过教育使学生提升自我。只有真正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大学生构建平等的沟通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把理想信念教育变成大学生的强烈需求,变成他们自主的行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2.2教师引导。”人类灵魂的工程師”不仅只是传道授业,更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在教学内容上,也应紧跟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切身利益,结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不断更新和丰富。在教学形式上,彻底摈弃灌输式,进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在教授理论后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讨论,如此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反复,引发大学生的持续思考和领悟。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研究现实问题的能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大学生深受鼓舞。2.3建立大学生思想、心理历程档案。建立学生思想、心理历程档案,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就是要对学生思想、心理变化轨迹有一个清晰的追踪。大学生成长档案的设立包括两方面:一是辅导员和院校相关部门帮助学生建立理想信念个人成长档案,记录成长路程、个人发展规划等;二是两课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理想信念教育效果评价档案,包括辅导员评价,同班、同寝室成员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两课成绩等。大学生成长档案可以成为学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